「期待越大,失望也越大」,我們是不是認知失調了

曾直言「金正恩99%腦死」而舉世轟動的南韓脫北議員太永浩,對自己發言致歉:

「自從金正恩出現以後受到許多的指責,也真實地感受到我的一句話會帶來像瘋了般一樣的影響。不管如何,我要向國民們表示道歉。選拔我成為國會議員的國民們,其中一個理由就是期待我在對北韓的問題上,能夠有正確的分析跟展望。但期待越大,失望也越大。各位國民的指責跟沉重的責任感,我確確實實的感受到了。藉由這次的事件,以後在國會相關活動上,會更加慎重、謙遜。」

其中一句「期待越大,失望也越大」固然在文飾外界對他的熱愛(就好像沈嶸的徒兒或讀者期待她預測金正恩「氣數已盡」會準確),但更深的含意是:太永浩本人是否才是「期待越大,失望也越大」的預言受害者?

預言,不該等於期待。一個逃離北韓迫害的脫北預言者,如果希望金正恩死,那麼看到聽到蛛絲馬跡都會被放大,這在心理學叫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 )。

就好像你希望中共倒台,你就會天天只注意各國追討譴責控訴北京,或哪一國抗疫醫療物資又出現瑕疵退貨「打臉」中國的消息,而沒看到其他面貌。

你喜歡蔡英文或民進黨,你就會天天捍衛蔡政府與綠營;你喜歡韓國瑜,你就會憂心忡忡覺得罷韓者混蛋。

你期待新冠肺炎疫情快點(一刀兩斷式地)落幕,你就見不得「不需要追求零確診但也應大致恢復柔性管控」這種曖昧思維,或者印度十四歲少年去年年中就預言「2020年12月到2021年3月會有第二波更嚴重的傳染病重擊全球」這種烏鴉嘴式的警告。

腦袋裡先入為主裝滿一個東西,你就很期待內在意念變成外在實相。因為它牽涉你的「存在感」。

而修行,其實在取消「小我的存在感」。

個人立場表態是一件事,想假裝趨勢觀察但其實偷帶風向,那叫植入行銷。

有根據的預言,又完全是另一件事。

誰都會說錯話,我也常預言失敗,但我分得清我純粹表達個人好惡,還是在做有根據的預測(儘管這根據植基的可能是錯誤資訊,如生辰不對)。

我儘量不因個人期待事態的發展,而做出預言。但有多少人對金正恩沒死沒癱非替身(或其他很多事),「期待越大,失望也越大」,甚至一屁股坐在地上「我不管我不管」地耍無賴呢?

在〈「期待越大,失望也越大」,我們是不是認知失調了〉中有 3 則留言

  1. 原來這個叫做認知失調
    人們總是願意相信自己相信的
    我是犯過這樣的錯誤的
    願意相信對時,不斷找一些相關信息證明這是對的
    後來試著認為它是錯的也能找到信息證明它是錯的
    凡事要做的辯證看待,便不致於認知失調

  2. 那老師覺的蔡阿嘎是認知失調還是政府業配接太多呢 沒必要把兩個兒子也搞成網紅 遭受500萬人的攻擊吧

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