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美國獨立戰爭史》:殖民地最接近英國的時刻,便是與宗主國抗爭之時

耶魯大學公開課,Joanne B.Freeman教授的《美國獨立戰爭史》,很久前我應該看過。現在重看。

第二課她講到當時英國殖民地人的心態。因為幾乎都是窮人、罪犯、走投無路者——包括部分出身不佳、排名較次的貴族後裔(如沒有土地繼承權的三子、四子)——遠離文明社會的英國,投身當時仍屬蠻荒的美洲。

殖民地人民對祖國的心態大致有以下幾種:

一、一面倒地自卑、自慚形穢。覺得殖民地的階級、教養、禮儀、文化都不如英國本土。

二、試圖為「美國式」生活、「美國式」文明辯解,但仍肯定英國本土的優越性,甚至如美國建國者之一湯瑪斯·傑佛遜說,在心智未成熟前,年輕人最好不要去歐洲遊歷,免得打擊對殖民地的信心,發現自己是劣等人民。

三、正面積極揄揚殖民地的美好、樸實,甚至認為英國本土已經腐化墮落,只有殖民地才保持真正英國帝國的美好品德與傳統精神。

從心理學角度這三種反應都很好理解。而且可以適用於任何宗主國與殖民地、中心與邊陲、「天龍國」與「中南部」、「北上廣深」與「小鎮青年」各種反差對比。

但正因為心心念念自己還是英國人、大英帝國子民——不管是出於對大一統國家的認同、處在同一國家之內的平等追求、抑或邊陲(底層)對中心(上層)的反撲,其中任何一種——才會起而爭取各種權益與自由。

「諷刺的是,正是這種心態,這種對英國人身分與權利的渴求,促使了殖民地居民對英格蘭的反抗。...某種意義上,殖民地最接近英國的時刻,便是他們為了英國人這一身分和權利,而與宗主國抗爭之時。」

是的,因為在意,才會吵。一旦不在意,而有完整的自主意識時(一如嬰兒開始產生心理疆界/邊界的意識),割裂就免不了產生。

在〈[講座]《美國獨立戰爭史》:殖民地最接近英國的時刻,便是與宗主國抗爭之時〉中有 2 則留言

  1. 今天看了部让人有“希望”感的好片《当幸福来敲门》。在今年这么个特别的年里,特意选看它。

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