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樂融影評92:雨鱒之川(River of First Love)、生命中的島嶼(Bokunchi~My House)

「日舞映畫展」中兩部日片「生命中的島嶼」和「雨鱒之川」,都走一種淡雅小鎮風情,但前者似黑色喜劇,後者直逼偶像劇。

「雨鱒之川」有如國片新浪潮時侯孝賢等人早期的電影,小男生小女生的純純之愛,而且是在大自然為背景下,點點滴滴的友情、親情環繞建立出一個「理想小鎮」。可惜,出身富裕的小女孩不能講話,更可惜,男生是單親家庭,且媽媽隨後還早逝–有沒有嗅出愛情偶像劇的味道?

長大的男生依然是個善良到不行的好人,又有繪畫才華。被女孩父親「好心」送往東京畫廊求發展,趁機想拆散兩人。當然,活生生牽引出最後年輕畫家回鄉搶親的高潮戲。

支撐兩個乖寶寶「革命」的動力,當然還包括男孩母親和女孩祖母三代之間各自對真愛的等待與渴盼。大家都在等,等了幾十年了,到這一代,別再等了!

這樣的故事沒啥了不起,早期的瓊瑤片肯定都比它驚心動魄,時下的偶像劇更不用說,不給它來個「高潮疊起」絕不罷休。但就像我朋友說的:「日本人的『淡』至少還帶我們看出許多新趣味,只拍一盞路燈、一個風箏、一列火車過去,似乎都有許多精心佈置的寓意。但我們很多台灣導演的『淡』就真的是淡了。」

我明白他說的「淡」還包括節奏感。而日本人如果想給你來個舒緩的節奏,你肯定別想性急,當年的小津安二郎大導演如是,二十一世紀的新秀導演依然。

可是,那些山川,那隻動畫處理過的鱒魚(恍若男孩人生導師),那一張張的確讓觀眾看出小男孩天分的現代感童畫,真的讓人不能不佩服日本人對「美」的掌握。美術指導太棒了。

也因此,你對一個貧富差距的老掉牙愛情故事,有了細細看下去的動力。

「生命中的島嶼」的主角沒有這麼好運,畢竟,不是偶像劇,主人翁之間有更多有形或無形的暴力相向。從開始,船都破洞了,要沈了,兩個明顯有年齡差距的女人還在格格不入。這時,我們還不知道她們的關係。

結果,下一場我們更愕然。年長的濃妝女人原來是年輕女人觀月亞里莎的媽,但為何家中嗷嗷待哺的兩個男童,完全不認識這個姊姊?媽媽瞬間又消失,留下陌生姊姊與兩個弟弟的破冰與爭戰。

這部戲好就好在你根本不確定它要講什麼,沒有大事,沒有呼之欲出的主題,甚至到後面一場送葬戲,還岔出歌舞魔幻的風格,好像蔡明亮的「洞」。但是,你卻從無數的細節開始認出:他們的面貌,正是貧窮小鎮為了討生活而開枝散葉出的面貌。

沒有誰可以一直照顧誰,也沒有誰一定會被按照什麼方式帶大,甚至,看起來是壞蛋的人也有被欺負和能付出的時候。當妓女也好,當不負責任的媽媽也好,當想追求自己成長方式的小哥哥也好,他們全讓你沒有辦法指控。

這真是本片最令人驚嘆處,濃濃的人本、人文情懷,沒有半句說教,而讓我動容。如果「雨鱒之川」裡虛擬的鱒魚是男孩的導師,「生命中的島嶼」裡的老師就太多了,可是,主角可能都要等多年之後再回首,才能辨認出。在當下,或許有怨,或許不大明白對方為何要這麼做,但,沒關係了,「天何言哉」?人間事不是都能靠「說辭」完結的。

原諒、釋然,必須靠心意。心意一動,望出去的山川大地或故鄉小鎮,都變了。

推薦大家來看看這兩部或許不夠主流、不夠炫奇、沒有大投資大卡司的電影。或許讓你對人生有不一樣的感動。

(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