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法國之旅隨筆1

如果離開才是想念的開始,也許,回國,是旅遊的另一個起點。

回頭看更多關於巴黎的書籍、網站,發現我不知道的、未涉及的巴黎,遠遠超過我輕觸的。

我真來過嗎?這是肯定的。但我真了解了多少?帶走了多少?

這可以是個美麗但無解的題。

2010年1月的巴黎、坎城之行,容我拉雜地隨筆記錄。

1

年紀大了,加上十多年沒有飛過半個地球,這次時差嚴重,不管在法國或回台至今,都有點身心不適。中醫說的「上焦」明顯不暢,頭昏、胸悶、皮膚及黏膜乾燥,不在原來醒睡的時段醒睡。在這種狀態下,應付1/29鷗業答鈴大賞與論壇和1/30我的新書發表會,也算盡力了。只是腎上腺素一時的盡責,對尚未恢復的身體只是調動緊急兵力去某處,而非真正休養生息。

加上現在到處機場安檢嚴格,跨時區多次轉機,讓旅遊本屬享樂的一面變得代價更高,我想我會更慎重地考慮未來的長程出遊。

要減少頭尾往返的痛苦代價,經濟一點的解法是在當地多玩一點。法國或者巴黎,都非常值得留上半個月、一個月、甚至更久……但,你也知道,多玩就要多住多吃多跑多花錢,而要多請假,對絕大多數人來說也代表少賺錢。一來一往,需要條件和決心。

於是,人們還是充滿了千里迢迢卻來去匆匆的遺憾,在大大小小的城市。名為八天,但只有五夜的歐洲行,你去是不去?

2

這次當然是受邀公費前往的參訪團,不是純旅行。以肩負考察任務看,等同出差,當然也就沒什麼好抱怨行程匆匆。行程匆匆的海外出差,不都是經常性地折騰中高階白領人士和自營商,多的是下飛機就拎著行李搭車趕往會場?只是,畢竟這是第一次邀請樂評人和策展人隨行,對於受邀參訪的業界專家或者主辦方新聞局、承辦方華視文化公司,總還是有些需要磨合之處。

但整體說來,我的確因這次考察,長了見識,多了想法,不管是對於政府是否投入資源到音樂外交這一塊、台灣音樂人是否真有國際市場、台灣台灣出版商是否需要MIDEM這個大拜拜,以及國際音樂市場面對業績不斷下滑的因應之道,都在短短幾天有了一些粗淺的心得。

如有適當機會,如果真有人想聽,自會提供相關人士參考。

3

坎城最後一日,我遵照Jimi鼓吹,「一定要去會場外的沙灘走走!」他說:「至少手指碰一下海水,你就可以說:我碰到地中海的海水耶!」

是的,我碰到地中海的海水了。還撿回一個淡赭色的小長石。

Jimi幫我端詳,認為它不是天然的岩石,而應該是人造建築物(如磚牆?)的部分碎塊,他興高采烈(比我還興高采烈!)宣稱:「這比天然的石頭更好,因為它可能是古代沈入海底的房子的一部份!」

哈,他真浪漫。

不管是什麼,小石頭靜躺在我的書桌上,地中海的一部份,與我重疊了。

在〈2010法國之旅隨筆1〉中有 0 則留言

  1. 唉呀,原来在此哟.谢谢coco,这么热心的帮助查找,原本我还打算自己过会儿在站内找找看看的呢.呵呵
    看了这第一部分:宝贝石头与法国;这一系列我会慢慢赏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