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樂融影評150:最後的蘇格蘭王(The Last King of Scotland)

儘管男女關係複雜,卻不見真愛、只有恐懼相隨的「最後的蘇格蘭王」,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編劇之一竟是「黛妃與女王」(The Queen)的彼得摩根(Peter Morgan)。此君似對挖掘「王、后」的另一面情有獨鍾且功力非凡。

飾演暴力獨裁者烏干達前總統阿敏(Idi Amin)的黑人演員佛瑞斯惠特克(Forest Whitaker)固然拿下包括金球獎在內的眾多影展影帝,但我認為年輕蘇格蘭志工醫生Garrigan的角色更難演,詹姆士麥卡菲(James McAvoy)把一個滿心想追尋自我卻誤入歧途的年輕理想主義者的轉折,詮釋得極其出色。戲份更在前者之上。

在青年人的叛逆與覺醒上,本片可與我非常喜歡的「摩托車日記」(The Motorcycle Diaries, 2004)對照來看,同樣是放棄安穩醫生生涯投入窮苦大眾的異國之旅,本片的主角看起來更痞一些,也隨著誘惑更墮落些,但之後的掙扎過程卻一般感人。我們未經這般歷練的,實在無權置喙批評他為何這樣那樣做。

換做你,還有熱血的年紀,因緣際會可以參與一個「新建國」的位置,陪侍最高領袖身邊,你要不要?當你被蒙蔽了獨裁者鎮壓動亂、掃除異己的所有資訊,你會不會堅定地支持他,認為異議全來自反動復辟的保守派?當大陸有影評把張之亮導演的「墨攻」,解讀影射毛澤東以寡擊眾逼走蔣中正的國共鬥爭史,那「最後的蘇格蘭王」是否也可說像在影射毛主席掀起「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夢斷?

阿敏1971年以陸軍參謀長身份叛變奪權,1979就被坦尚尼亞入侵逼下台。8年內造成30萬國民喪生,惡業造得夠大。本片刻畫了他的細膩人性,有明朗親切極具charisma的一面,自然更有野心、貪婪、欺詐、掌控,以及隨之而來怕下台、怕反抗、怕遇害的惴惴不安。在這樣的不安及極權下,動輒殺人變成他最好的解決方案。

這是獨夫的悲劇,少數人的悲劇又造成更大多數人的悲劇。凡人縱無他的權柄及際遇(我也一丁點不想有),但我們是否也經常造成如是的負面人性連鎖效應?非洲也好,天涯也好,該慨嘆、追悔、贖罪曾助紂為虐的,何止片中的青年醫生一人?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