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樂融影評157:當幸福來敲門(The Pursuit of Happyness)

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父子銀幕首次合作,「當幸福來敲門」是部超級勵志片,想發財的業務員、生意人更值得一看。

本片根據黑人投資家克里斯賈納(Chris Gardner)自傳改編,主角從潦倒的骨質掃瞄機業務員,投身證券交易業從實習生幹起,正式錄用後僅六年就離開公司,自行開立創投公司,片尾字幕特地註明他2006年賣出公司部分持股套現數百萬美金,大有「瞧不起我的人,看吧!」的意味。

其實,台灣人類似的傳記也不少,如果只探討職場,從事個人推銷或白手起家的奮鬥史,肯定有人比他更慘、更拼,但電影放大父子親情共生相依的部分,做為男主角追求成功的主要動力,就顯得特別通俗可口了。

片名來自美國獨立宣言(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1776)中的第二段:”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that they are endowed by their Creator with certain unalienable Rights, that among these are 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標舉「生命、自由和對幸福快樂的追求」,是不可讓與的人權。

但,幸福到底可不可能獲得,而不只停留在永遠的「追求」?這是男主角對老天、也對自己的一個「大哉問」。

片名中的「happ”y”ness」把happiness故意拼錯,點出男主角小孩托兒所的華人老闆在外牆的英文錯誤寫法,可是也微妙點出:如果一個人連「幸福」是什麼都搞不清楚,追求不到,邏輯上也就充分合理了。

本片當然沒有太多哲學探討,觀眾被這對父子一連串「衰到家」的悽慘流浪遭遇給緊緊抓住,應該經常生出「怎麼有人這麼慘」、「壞事全集中在一堆」的感慨,與沒發生在自身的慶幸?以致最終奮鬥的小人物真的可以平步青雲,群體應該會獲得高度的勵志滿足。

可是,我很想問:男主角版的「幸福」真的「拼」對了嗎?窮黑人翻身成金融大亨,當然是成功的美國夢,可是,幸福快樂從來不只一種定義,哪個東西、哪條路才是自己的happ”i”ness(屬於”I”的幸福),一百多分鐘緊張揪心完了的觀眾,不妨想想。

(2007.03)

在〈陳樂融影評157:當幸福來敲門(The Pursuit of Happyness)〉中有 7 則留言

  1. 老师~如果您不介意我就在这儿浮出水面
    幸福并不是金钱的满足~对于不着尘埃的人来说。
    但对于在生存线苦苦支撑的人来说,也许那就是幸福的定义。
    每走过一个阶段,对于一个人的幸福都会随着时过境迁而不同,但等人们走过艰苦的时段,往往更迷惘于什么才是我追求的幸福而迷失自己,对于大陆来说就是所谓的物质欲望在飞涨,精神文明却停滞不前,这也很深刻的反应在了当代社会当中了

  2. 此片是对很初级的“幸福感”(物质层面)的演绎。在困境中不放弃“希望”应该是观者领悟的魂。但一般人只求看的有刺激感:惨的要命的人生逆转胜。

    pS。今年的色调太灰,所以想在虚拟世界求点阳光色。还想看《何以为家》,但知道是很沉重的剧。所以想先看《幸福》

        1. 想想有人因新冠喪命、染病留下後遺症、失業、失去親人、負債
          還有人在洪災中喪命、失去財物、農產、生意、停水停電屋倒髒污
          我們就不會因小日子中的不便而感到灰色了

          1. 主要是觉得现在政府对疫情做的有点过度了。只要有一个病例,就要弄的全员检测,关闭多数场所,就要搞大隔离,弄的比武汉疫情严重时还紧张。
            就像福州:因发现那一个,福州市政府就宣布全市进入战时状况。个人觉得地方政
            府的如此做法反而增加社会的恐慌感。

  3. 此励志片当然有诸多非现实很理想化的情节设置,但看到好的终结还是讨观众喜的(看电影以娱乐为主)。

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