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兩岸專欄5:中國和印度影業:快、猛、增長,然後呢?

中國和印度常被歐美相提並論,視為是崛起中影響世界的兩個大國,包括兩國的電影業,也不得不開始在世界文化與經濟版圖上競爭。

過往,講到電影工業,全球只需要提好萊塢(Hollywood),現在好萊塢開始樂意提起寶萊塢(Bollywood),驕傲的美國人為什麼尊重印度市場?

很多數字顯示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影王國,包括每年影片發行數量(超過1000部)、印度電影售票量(全球36億觀眾)、國內觀影人口最多(每天進出影院觀眾達1400萬人),加上近100家電影製片廠、1.3萬家電影院,500多家電影雜誌、30多萬個電影從業人員,近年電影收入增幅更保持每年約17%。

從產量、產值到產業鏈,證明印度電影工業的蓬勃。當然也導引出許多成功商品的發展模式:先有廣大內需市場支撐,進而外銷賺取外匯並建立品牌增強國際影響力;再來資金投向海外,收購與國際合作並行;同時開放市場,吸引外資投入本國,刺激本國產業進步與良性競爭。

2010年11月10日,「洛杉磯-印度電影委員會」,在洛杉磯簽署合作協定,美印雙方將在電影的製片與發行方面全面合作,包括放寬執照、簽證與提供減稅優惠,吸引寶萊塢片商到洛杉磯拍攝及發行影片,也加強取締在美國盜版的印度電影。

先「讓利」,再希望「換利」甚至「套利」,總是商場不變原則。除了招商到美國創造就業機會和稅賦,美國當然也想進去印度市場分大餅。

和中國有外片配額限制一樣,印度也限制外國電影進口,並有嚴格的審查制度,嚴禁暴力、色情和恐怖情節的影片進入印度。這種「銀幕保護」措施讓外國電影至今只占印度票房的一小部分。

「山不就我,我就山」,既然還不能大大方方想賣什麼就賣什麼,只能去討好印度觀眾賺他們的錢。2007年11月,索尼影業首開先河推出印度語的歌舞片Saarwariya,這是第一部「好萊塢製作的寶萊塢電影」,口碑雖不怎麼好,卻獲利了。

索尼與當地的主要電影公司Eros International展開密切合作。Viacom也與印度電視企業家Raghav Bahl合作「印度電影公司」(Indian Film Company),並在倫敦另類投資市場(AIM)掛牌。

哪裡有錢景,「冷錢」(理性的投資)或「熱錢」(不理性的炒作)就往哪跑。中國和印度為世人共同恐懼的一點、恰又是經濟上共同誘人的一點:人口超多。這麼多人口足以稱起所有投資人「合理的想像」與「貪婪的幻夢」。

反觀中國電影市場,也有同樣的前景與陷阱。2010全國城市影院總票房101.72億元(15.3億美元),增長63.9%,躋身全球十大市場。業界樂觀喊出2011上看150到200億,2015年票房總量達45億到60億美元之間。

2010年中國電影總產量525部,增加15%,位居全球第三,僅次印度和美國。目前中國每10萬人擁有的銀幕數是0.41塊,與國際平均水準相差10倍,但2011年中國電影的銀幕總數將出現爆炸性成長,可望由6200多塊增至10000塊。甚至估計將在二至三年內達到2萬塊。

但問題顯而易見。連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都擔憂:票房的增長主要源於部分影片票價提高而不是觀影人次的增加,2007年觀影人次增長接近40%,2010年卻只有19%,觀影人次增長速度實際在放慢。

而且,貨品上架結構與票房金字塔都相當不均。2010年26部票房上億元的大片捲走總票房65%。526部新片能進入商業院線公映的不足20%,有些上片了卻一兩天下片。

就算有幸上片、萬幸擠進億元戶,但盈利的只有《讓子彈飛》《趙氏孤兒》《山楂樹之戀》《非誠勿擾2》《狄仁傑之通天帝國》和《唐山大地震》等八部。整個市場運營堪稱高風險投資。

娛樂業或文創事業,從沒有穩賺不賠的企畫案。好萊塢如此,寶萊塢如此,就算混了血、聯了姻的「寶萊塢-好萊塢」公司,也如此。

一旦觀影人次增加跟不上銀幕增長,影院間競爭趨於飽和,票價一來無法調高,影院追逐「較有票房保證的大片」的勢利眼,只會愈演愈烈,影廳增多只是讓超級大片更快速掃光市場,而不是提供觀眾平日更多觀賞選擇,相對也擠壓更多中小型成本的影片與新生代投資、製作、拍攝人才出頭的機會。

生意未必總是往上發展的,對講求創意、文化、時代脈動的文創事業,增長率也不該一直創新高,那是傳統經濟和金融界「線性預估」的迷思。過份追求快猛增長,吸引了不管國內或國外貪婪的巨鱷,「短多長空」的陰影其實已經投下。

在〈書香兩岸專欄5:中國和印度影業:快、猛、增長,然後呢?〉中有 0 則留言

  1. 我已记不清上一次走进电影院观影的具体时间了。只知道今年以来,我还没有去看过一部电影。票价的高低暂不论,只是觉得今年上映的电影没有一部能吸引我走进影院的:打打杀杀的,高科技制作的3D科幻或枪战类电影成了自《阿凡达》以来电影院热衷引进的类型,这类东西又偏是我最不喜欢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