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與不信,都是不一定的

長期觀察下來,人信與不信,都是不一定的。

有的人信你,當下感激你提供的意見,但最後可能沒聽你的,還是照自己的——細說起來也不是真的照「自己」的(比如一時鬼迷心竅,就不是自己作主)。

有的人不信,習慣貶低你的意見為怪力亂神,但事關至親,還是可能六神無主,需要第二意見救援。

這時無須虧他,能幫就幫,能提點就提點——反正最終,對方還是照自己的。

曾說某甲在加護病房的愛人,可能撐不過一劫。也說某乙弟弟將動的手術樂觀,無須擔心。

有人前一晚聽完我的建議額手稱慶,我卻從命盤看出明天上午的會議她會照舊做錯選擇。也有人第一次聽我建議放棄買房,第二次根本直接告知她已訂預售屋,你要我回什麼?既不信,來問做啥?用完善意quota,也就把門關上。

連耶穌都跟彼得說:「我確實地告訴你:今天晚上雞叫以前,你會三次不認我。」更何況我們算哪根蔥,豈有辯才與威德能服眾。

人子的我執心,隨處可見。面對愈有智慧的,我們往往愈想逃避,不是嗎?

信,真不是隨便信信就可以的。《華嚴經》稱「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信、戒、慚、愧、聞、施、慧等七聖財中,信為最殊勝。佛教對修信,有其次第,此處無法展開說,但絕對不只是平常我們說「相信」或「信得過」那種「信」。

雖非大師國師,卻也非職業術士有錢必應,說與不說間,當下必有彼此複雜因緣。他值得遇上我,我值得告訴他,諸如此類。

不能隨便問,也不會隨便答。問的不一定答,答了對方也不一定聽。最好若羚羊掛角,無迹可求。

喜歡韓劇《機智的醫生生活》裡,某主角跟講話太直的後輩說:「醫生對著急的親友能說出唯一確定的話就是:『我會全力救治他。』」

因為只有這句話具備主觀能動性,是醫生的職責與天命。而我,並非自選輯經常品評的這些「新聞」的醫生。

有人問(更多人可能放心裡沒說):你整天算這些與你無關的事情做啥?

先不管我的研究有很明確的修練心態不說,殊不知,正因為與我無關,所以我能算、想算,也適合算——基本上我對這些人事物產生不了影響。

缺乏對價關係,也不由明碼標價而提供意見或建議。

我在做的,不是改變世界,而只是參。

該發生的政治經濟軍事自然大事本就會發生,有沒有人算都一樣。古代祭司要占卜征戰或者立太子,因果很大。我不用。

不想跟外界可見的粗粒子一般的因果發生關係,比較沒有傳統所謂「洩漏天機」的顧慮。

當然,從量子力學角度,有人觀測就可能改變受觀測物,這時關鍵便在對境所生心。此所以,我把論命也當成修練的原因。天天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往外看,往內看,「觀」得不亦樂乎。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新聞的人事物便是他山石,要攻錯的是自我意識。願自選輯讀者不誤讀了這些提醒。

春節期間眾人四散門庭冷落,自選輯照樣每天三四篇照發,有多少讀者越來越不在我規畫之內。傾注生命力在當下一刻,我儘量做到。什麼時候走,已不那麼重要。

在〈信與不信,都是不一定的〉中有 6 則留言

  1. 对您越了解越笃定
    而脑子不清醒的我
    怕是您越了解越失望
    对人有洁癖,亦有莫大的包容度
    仍将持续珍惜这份因缘!

  2. 望文生義
    觀自在 ,觀了還能自在,自無所存量
    自不沾不染,覺得古人好厲害,發明這麼美的詞

  3. 就像一面鏡子 以為鏡子裡的人就是自己
    但誰能證明鏡子裡的人長相 是不是我認知的自己呢?
    量子的關鍵在於意識的觀察與介入
    無常就是平常 如果都能預測 也大概說的就是
    命盤從哪個角度解釋都說得通了…

  4. 最近覺得,開一個網站,將自己最好的東西公諸於世,就是對宇宙最好的完成與奉獻了。
    外在有無回音,似乎與己無關了。

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