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樂融影評436:犀利人妻:幸福男,不難

「犀利人妻:幸福男,不難」:★★★

現在寫也許有些太晚,電影公司都不辦試映,也熱熱鬧鬧賣破一億多台幣票房,捧場的多,罵的人好像也不少。但我還是想認真地談一談。

之前沒看過電視劇(大概無意間轉台看過幾分鐘),不能體會粉絲追捧的愛,單就電影論電影,沒打動我這個新觀眾。不大明白謝安真四年來到底成長了多少,面對癡心守候的藍總監,為何還像個少女一樣懵懂掙扎?好像完全不了解自己面對藍天蔚和溫瑞凡的感情,好像人生一下就快轉到四年後,只為了推出「續集」?

這跟如果繼續演電視劇,一張字幕卡打出「四年後」有什麼兩樣?四年後,只有小孩大了,大人都差不多,俊男美女一樣糾纏,進兩步退三步地,一定會被觀眾罵「拖戲」,但獨立變成「電影版」,似乎就可接受?

媒體詬病的「置入性行銷」過多(開場6分50秒,我就被「華航系列」給廣告得笑了)並非最大問題,飯店、金飾這類贊助商logo入鏡我都還接受,硬要讓主角以台詞方式說出就不妥了。

至於「電影偶像劇化」問題,電視劇強人出身的「陣頭」導演馮凱為本片緩頰說:「我們緊盯每分鐘收視率,關心觀眾想法,不像部分傳統電影人只留在自己空間,與人群接觸較少。」

可惜,「犀利人妻」最大敗筆就在劇情鬆散,節奏感不好,彷彿一沒有「每分鐘的收視率壓力」(反正觀眾都被吸引進來了),上半場幾乎沒有什麼大事發生。如果真像台灣電視劇為人詬病的那樣,隨時製造小高潮(以防轉台),而犧牲劇中人心理深度或劇情整體結構,那還比較符合馮導演對「電視人當電影人」的解釋。

如果「犀利人妻:幸福男,不難」那樣做,我頂多說媚俗、搶眼球、不合理,但不會說作品鬆散。

我喜歡謝安真與藍天蔚從地下停車場攤牌、戶政事務所等登記結婚、到藍天蔚廁所崩潰這三場戲。但全片類似的張力實在太少。

電影「偶像劇化」還出現在近年我對若干本地電影類似的批評,就是除了主角走不食煙火的「瓊瑤片」羅曼史路線外,配角一律平板而搞笑(主角的同事、兄弟姊妹、朋友、爸媽),好像不這樣不成為一部愛情片,好像不這樣逗大家一下,順帶透透氣,連編導自己都快被戲中的「浪漫」逼瘋?

本片編劇對蔡昌憲、小禎、李沛旭、大元的「功能設定」正是如此,蔡昌憲的角色尤其貧乏、可惜;結尾小蝦出現,比「愛的麵包魂」片尾出現「舞棍阿伯」更令人驚訝,對某些人也許有「笑果」,但跟全劇營造的氣氛一點關係都沒有,投機性太強。

好友安排的猛男也好,搞笑的求愛部下也好,對自己舊情綿綿又愛女兒的前夫也好,夢幻般癡心守候的白馬王子也好,什麼都摻了,也的確都賣了,但謝安真最後在遊艇上還要問藍天蔚「我們一定要結婚嗎?」是暗示不排斥走葛優、舒淇賣座片「非誠勿擾2」討人厭的結尾模式,想讓兩男一女繼續「勾勾纏」?

要批評一個產品的品質,有時不如批評製造商的誠意,要批評製造商的誠意,有時不如批評買帳的消費群。但一般影評或記者,不敢批評觀眾,卻猛吃味「犀利」的好票房,不鄉愿嗎?

我贊成台灣電影有多元的類型商業片,但本片離「引人入勝的商業片」標準,還有很大進步空間。相形之下同檔的「BBS鄉民的正義」不盡成熟,但主題與技法堪稱創新,在台灣根本可算另類片,能賣到現在這樣的成績已算小兵立大功,影劇版卻一直拿商業愛情片和科幻青春片捉對廝殺(從票房比到陳柏霖批評「男男吻」被渲染),其實很無聊。

從行銷而非藝術評論的角度,公平地看「犀利人妻:幸福男,不難」,就是熱門電視劇的大型偶像周邊商品而已。

如果之前沒有電視劇的收視支撐,這樣的卡司、這樣的劇情,就算再怎麼宣傳、跑場,製片人兼導演王珮華也會心裡有數:不可能賣到今天這樣的成績。

在〈陳樂融影評436:犀利人妻:幸福男,不難〉中有 0 則留言

  1. 一部借电视剧走火的COPY电影,看来COPY都是很不到位的。从这影评来看,这电影可以用粗制滥造来形容吧。不知走出影院的其他观众基本是如何评价这片的:因为我想从中可了解下台湾普通观众平时大致的欣赏水平如何。
    文中提到[非诚2]了。我对[非诚1]印象颇好,记得当时看时我都在场里笑翻天了;但后来看[非诚2]却一点都没让我出笑果,甚至觉得这续篇与第一部比水准简直是天壤之别,感觉是部挺无聊又无味的闷电影。

  2. 一部滥片却能创好票房的事例大陆也有。说实话:平时看电影基本还是觉得国人的欣赏水平不高,低层次的观众居多数。(当然,我也不是认为自己的欣赏水平就有高多,但自觉算是不低的一类观众)

  3. 原來是一部很成功的電視劇以及由原班主演參演的電影,有這麼好的觀眾基礎實在是應該製作的更用心更有張力的一部電影回饋觀眾,而非植入廣告專場一般,廣告時間插播電影就不太好了。看影評讓人感覺劇情結構設計挺讓人訝異的,另外瞭解了男主角就是您剛訪談過的溫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