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樂融劇評24:中國國家話劇院「青蛇」

台北藝術推廣協會2013年引進中國國家話劇院「青蛇」,我在看之前同時聽說極端的評價。

資深舞台設計工作者在臉書說:

「我知道只看了上半場不應該做評論,但是下半場大概也就那樣了吧!一個簡單的意念一直被反覆又反覆,讓人如坐針氈。輕佻的青蛇還可以用花旦的活潑勉強含括,輕佻的白蛇,輕佻的許仙,輕佻的法海,輕佻的歌隊,一台子的輕佻,角色完全沒有落差對比,反而顯得導演的媚俗討俏。大而無當的舞台也跟表演沒啥干係,服裝充滿了奚仲文和葉錦添的影子,郤又隱隱透出些土氣。我想⋯北京人真的悶壞了!」

「藝文超前線」則評論說:

「青蛇全長超過三小時,插科打諢,搞笑兼詩句與白話。

青蛇是情慾上身,作表念白負荷頗重,像是只知性的無腦女人。小青的真相對於她令人不敢恭維的肉慾,人物性格鮮明卻不易共鳴。

法海是冷面笑匠,演的極佳,有先天性心臟病,見小青色誘,大多幽默以對,比呆子許仙可愛多了。

許仙大秀青春肉體,多次脫衣做伏地挺身,讓人想起最近事件。

舞美意境不錯,不過於華麗,但不很驚豔。

過於冗長是敗筆,在白蛇自願伏於雷峰塔下,看似終結處,法海與小青生出大量長吁短歎,把白蛇傳經典故竟講述一遍。囉嗦得要命。讓原本詩情滿溢的情緒沖淡稀釋。

最後這一段我看錶數回!

見好就收真是文人最弱之處!

不過幾位演員都很傑出。他們的口條聲情令人激賞!」

一位老友(普通中年婦女觀眾)則告訴我:「很好看!」

其實優缺點大致都講了。

若我來說,我對於編導要顛覆白蛇傳傳說或李碧華原著小說沒有任何意見,卻對話劇工作者的某種自我耽溺有意見。

劇本文采非凡,但過於濃墨重彩卻讓我有點難以負荷。夾纏古典詩詞和佛經哲理,從頭到尾很有文化底蘊,但文字密度之大,對於戲劇卻有過度包裝之嫌。

除了文言古典,編劇又還加上現代話題與插科打諢,屢屢意圖讓觀眾出戲。配角演員有幾位戴著眼鏡演古裝戲,也完全不知有何特殊涵義。

必須說,即便身為外省第二代的台灣人,我並不喜歡接受如此京片子從頭侃到尾的轟炸。

語言、聲學是一種演出,但也有文化脈絡的隔閡存在。台上的演員沒有人說的不好、台詞口氣不好,但我卻有點難以消受如此濃稠厚重的中國味兒。

也因為兩地美學的大架構不同,對舞台劇的製作手法不同,也讓我對於本劇四個角色(白蛇/許仙、青蛇/法海)如此清晰的情愛取捨攻守,竟用上三個多小時篇幅滔滔不絕,有極大的排斥。

同伴才開場沒幾分鐘,就抱怨沒看到戲進行:「怎麼這麼囉嗦啊!」的確,本劇很多時候都在兜圈子、抖包袱,不像演戲,好像說相聲。

我也覺得,編導固然是性情中人,但明明對白機鋒已珠玉滿篇,卻還不斷「另開視窗」,每每在短暫的誠懇或抒情時間,又攪進來搞笑或吊書袋片段,似乎生怕觀眾無聊?抑或已經認定現代注意力渙散的觀眾,沒能力沉浸在單一感性中超過一分鐘?

殊不知,感性層面的流失,是任何探討情愛本質的戲本來最該害怕的事,但似乎編導忙於製造熱鬧而少了自覺?

製作技術沒有問題,演員能量非常強大,走位肢體設計尤其出色,讓觀眾目不暇給──這些優點都不該抹殺。

只是我愈來愈感受兩岸文化產品某些巨大的審美差距。

在〈陳樂融劇評24:中國國家話劇院「青蛇」〉中有 0 則留言

  1. 看了本文,我觉得真是太庆幸了:原本就没打算去看这剧。起初主要是觉得此剧票价太贵了,现在更知道这就是部打明星牌的雷人剧。
    PS。本剧10月中旬来沪演。(票房看似已全部售完:最高价1080元、次低价880,最最低价为180,但最最价格一般人基本是拿不到的,而且不好的座位可想而知)

  2. 樓上別再一直誤導其他人好像我如何惡評這戲
    請注意開宗明義一個重點:
    劇本文采非凡,但過於濃墨重彩
    她的改編絕不至於胡編亂造
    還是有其中心思想
    我是對其表現形式無法滿意罷了

  3. 一場加長版的相聲舞台劇表演
    那天廣播中介紹此劇時說到先天心臟病的法海時
    让我很好奇这是部怎样被改编的剧本
    或許內地的舞台劇在走熱鬧調侃另類抓眼球路線
    或許很適合內地人的審美,對娛樂高於藝術的審美
    或者藝術與娛樂兼顧、並重的路線才可行

  4. 這麼家喻戶曉經典傳說
    要滿足所有觀眾胃口是不可能的
    也許真的是老師說的:兩岸文化產品某些巨大的審美差距

  5. 再读一遍本文,感觉尽管此剧称不上雷人剧(相信剧本是不错的),但我确信这出剧一定也不是我喜欢的那种调调。
    虽然我是土生土长的大陆人,但我是个一直接受很正统且很传统教育的大陆人。平时一贯反感那些将正剧加上所谓的现代元素、刻意迎合普通民众的这类编导风格。

  6. 好与不好,还是得亲自看了才知道。参考老师的评论,我想此剧在某些地方可能过了,用力过猛。3小时,有点长,坐不住哦〜

  7. 為什麼我和樓上朋友們感受不同?單為老師這一句"文采非凡",我就想要去看。這個評價太高了,值得我"取之精華,棄其糟粕"。
    可惜,根本看不到。

  8. 若為金錢故,萬事皆可拋?《青蛇》
    演出:中國國家話劇院
    時間:2013/08/11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文 劉育寧(臺北藝術大學戲劇所碩士)
    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7272
    文中一段和我的觀點不謀而合:
    [導演在說故事之餘更硬要加入許多取悅式的突兀性台詞,例如角色硬要跳出戲外和觀眾聊天,或是先讓青蛇打電話給某位男子,再跳出來恍然大悟一般地說道「宋朝沒有手機、宋朝沒有110」等等,這種為搞笑而搞笑的安排只展現了導演的不安,類似的手法在劇中一而再再而三的使用,其實展現的更是導演對於觀眾的不信任。]

  9. 樓上貼的兩篇評論都看了,一個是創作者的解讀,一個是觀眾的理解。在沒有看過此劇時似乎無法取捨該傾向于哪一方,反而生出一種疑惑,莫非是想表達的內容沒有表達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