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遊」:凝視事物到天荒地老繁華剝盡

「郊遊」挾金馬獎和世界各影展盛名而來。美術、攝影俱有可觀,影帝李康生也實至名歸。但沒我想的悶,劇本場次也比我想得多,甚至整體情調比往昔還多幾分懸疑。

但蔡明亮的世界還是與我兩個世界。可以偶一觀之,如城市人進入亞馬遜密林深處,卻注定難成心頭好。

都說寫實,其實虛幻。都說關懷舉廣告牌的人,其實根本與職業職場無涉。蔡導當然呈現了底層生活的某種淒涼不便(包括在公共廁所將就地刷牙洗腳),但貨櫃屋陳設未免有點美,連洗頭洗澡都省略的一家三口,卻會進房間後換上雪白全套睡衣褲,也令我費解。

影片末尾,倒敘回他們家四口,漏水斑駁到已經無法稱之為一般壁癌的房子,沒任何裝潢,卻有別緻的家具和乾淨的浴缸。環境如此弔詭,人物動機也類似。看來美滿的老婆帶一兒一女幫老爸慶生,這三人台詞非常正常,卻安排李康生如鬼魅般矗立,一語不發吹熄蠟燭、隨後一個人泡澡、再又如鬼魅般嚇到在廚房張羅食物預備去餵流浪狗的太太。對觀眾來講,這人沒有背景說明沒有個性表露,只有一個如模特般的符號。

他在受苦,但我們不知苦從何來,也看不出這苦與當代社會環境的具體牽連。你可以說這是吸引人的普世黑暗,但就不必在新聞資料上說:「一名失業的父親,他的妻子因貧困難耐,離開了他與孩子。直到連房租也負擔不起的時候,他便開始像野狗般過著居無定所的日子。」「本片跨出蔡明亮作品擅長的個人內心關注,延伸到家庭、社會等層面。」說的好像本片有某種具體的寫實文本基礎。對不起,我沒這種感受。

我不知道陳湘琪這角色有表現出甚麼「貧困難耐」,也不知道為何多兩個童星就叫做延伸到家庭層面(難道「河流」沒有家庭、「愛情萬歲」沒有社會嗎?)。本片的家庭與社會層面,絕不是金馬獎最佳影片「爸媽不在家」。

相反地,本片比往昔就算不是更加、也是一致地將攝影機伸向個人內心關注。那些淒風苦雨、那間豪華樣品屋、那首不知道為何他會唱出來的「滿江紅」(主角的年紀、時代和教育背景究竟為何?)、那幅廢墟的壁畫、那幾張散落的李登輝、蔣介石元首照片、那幾隻算相當安靜的流浪狗、乃至被酒後發狂的李康生霸凌、消滅的那顆高麗菜,無一不是內心情境的背景,或反射──這是屬於蔡明亮的表現主義。

前面說本片沒我想的悶,那是因為之前把它想的太悶,最後李康生和陳湘琪在廢墟裡,一個凝望到流淚,一個杵在一旁喝酒到滿臉通紅,這顆長鏡頭讓我睡了又醒醒了又睡約四次,但我該看到的也看到了,並沒錯過太多。反而有種「與你拼了!」的篤定與安然,因為蔡明亮就是要讓世界慢下來,要凝視任何事物到天荒地老繁華剝盡的程度。

身為一直不算頂喜歡但也約略能了解這份世界觀差異的觀眾,遂安然。

在〈「郊遊」:凝視事物到天荒地老繁華剝盡〉中有 0 則留言

  1. 蔡明亮的作品是否算是一种本就抱着不太需要他人理解的纯自拍作品呢。他的作品莫非也主要冲各大奖项而去?呵!(我看过点关于他作品介绍后如是认为着。)
    从本文看,从网路上非常有限的两分钟视频看,何谓运用长焦镜头我初略了。但如你文中从言,表现底层人生活状况的纪实片,其中人物竟又有如此讲究的生活细节,仅凭这点就让我感觉这部影片非旦不写实,更不真实。而片名叫《郊游》,让我好奇本片是在讲关于一家人郊游期间发生的内容吗?(从本文好象与郊游不搭界呀)
    蔡的作品在台普通观众中一般会有好市场吗?呵!我猜应该不太会吧。

  2. 刚看完专訪李康生。第一次在荧屏上看到此人,他给我的印象是讲话总是有气无力懒洋洋,似没睡醒觉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