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海陸天堂路的「進擊的鼓手」及其他

「進擊的鼓手」(Whiplash)展現編導達米恩查澤雷(Damien Chazelle)絕佳才情,但音樂和畫面的不同步已多被抓包。超簡單的故事,卻能緊扣心弦。有人說像「音樂版穿著PRADA的惡魔」,我想到的更是軍教片睪固酮意識形態:如何拚出表現、如何逼迫他人就範、如何打破牙齒和血吞,本片把樂手之路弄得像海軍陸戰隊的天堂路。飾演學生的麥爾斯泰勒(Miles Teller)和魔鬼教頭JK西蒙斯(J.K. Simmons)固然棒呆了,但邊看邊懷疑爵士樂界真需要如此嗎,順便為台灣各種教育還在絕對的舒適圈捏把冷汗。

非常寫實,非常暴力,非常內省。鬥毆傷害場面雖每讓我閉眼,「超危險人物」(Starred Up)卻絕非無腦動作片,而是人性對峙、烽煙四起的成長片。充滿父權意象的封閉空間,除了少年犯見到自己生父,還有公然執行暴力的獄政人員、比拳頭大的受刑人、甚至矯治大家暴力傾向自己卻也問題重重的社工師,俱屬父權替代品。人物多卻不混亂,編導製演俱佳,再次展現英國獨立製片生猛火力。

上世紀七十年代校園民歌運動確實很重要,但絕非「台灣流行音樂的濫觴」,這跟「台灣搖滾教父」、「中國搖滾樂之父」等名號一樣不能亂用。音樂人,請慎思。

看後才知導演理查葛拉薩(Richard Glatzer)本人就是阿茲海默症病人,本片大概是最後作品,但「我想念我自己」(Still Alice)如沒有茱莉安摩爾(Julianne Moore)金球獎影后新聞加持,本地票房大概會差很多。有意義的主題,細膩的演出及拍攝,但從發病到重病整個故事還是過於平淡和可預期。失智讓人畏懼,會遺傳這件事也恍若魔咒,一家四口如何扶持,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間權力如何擺盪,都是本片揭露面向。

在〈像海陸天堂路的「進擊的鼓手」及其他〉中有 0 則留言

  1. 多亏不久前coco在此提到了蒋勋,正好又磁巧看到《少年台湾》要来沪演出,于是果断淘票。

  2. 尽管要到四月份才能看到这出剧,但《少年台湾》这本书准备这几天就先去找来一读。嘿嘿!

  3. 喔!介绍说这次演出是作为两岸文化交流的剧目,是首次来大陆演。而且上海又是首站,好像过后还要去北京演。
    我主要是想把它当了解台湾各地文化的节目看,至于观感如何,只能碰运气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