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刺激也沒用的通縮

華爾街日報探討日本的通貨緊縮(Deflation),從金融端怎麼刺激也沒用,因為:

1.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新生代縮手縮腳,因為他們目之所及的只有經濟不景氣、工資增長停滯和通貨緊縮。

2.一般人不指望加薪,不相信增長,負利率也要存錢。

3.願意為旅行花錢。在一個通縮的社會裡,你買的所有東西都可能貶值,但經歷不會。

4.企業不再發展壯大,雇員上了年紀,但又不能一裁了之,所以沒有餘地納新。

5.父母和子女的角色反轉,泡沫時代的父輩仍很孩子氣,希望買漂亮車子,後泡沫時代的子女則對父母的大手大腳憂心忡忡。

日本發生過的事情常常台灣過個五到十年也會遇上。所以我們很可能:

1.只要不是M型富貴那一頭,多數人都會縮手縮腳,多數老闆不敢投資,不敢增員,不敢調薪。除極少數勇於創業並創業成功者外,多數受薪階級和自由工作者仍將如溫水青蛙般習慣。

2.不只年輕人,一般大眾都只有小確幸可追求。

3.啃老、飛特、草食等族群進一步擴大。未來十年,年輕人會被更加保護和容忍。但不少年輕人仍覺得自己是升遷無望、年金破產、長照負擔的受害者而怨念。

4.老一輩只要守得住,社會最終會進行財富垂直移轉。但若無重大外部刺激,社會活力有可能進一步下降。

只是,台灣比日本多一個巨大的獨特變數,那就是兩岸關係。

在〈怎麼刺激也沒用的通縮〉中有 1 則留言

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