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金球獎

[劇評]《好萊塢教父》:前兩季我很推崇,第三季大為遜色

2019年贏得金球獎最佳音樂喜劇類影集、最佳音樂喜劇類男主角的《好萊塢教父》(The Kominsky Method),前兩季我很推崇,2021推出第三季卻大為遜色。

閱讀全文 [劇評]《好萊塢教父》:前兩季我很推崇,第三季大為遜色

[影評]《游牧人生》:內核還是一齣女性悼念亡夫的傷逝之作

《游牧人生》(Nomadland)是好作品,但獲威尼斯金獅獎、金球獎最佳戲劇類影片、英國電影學院最佳影片、奧斯卡最佳影片等接近大滿貫殊榮,對我來說過譽了。

閱讀全文 [影評]《游牧人生》:內核還是一齣女性悼念亡夫的傷逝之作

《婚姻故事》:當一方覺得窒息了,就是窒息

《婚姻故事》(Marriage Story) 很可愛,儘管一直在吵架,也沒有大場面或大主題。但能把這樣一宗離婚事件處理得絲絲入扣,運鏡與剪接不讓類似的爭吵產生重複感,編導還是很厲害。

比如同樣有家庭訪視員的橋段,太太對鏡頭講了半天,才讓觀眾發現是律師在幫她彩排。而先生那段,真有一個感覺多疑又詭異的女士,介入訪談與觀察父子用餐與玩耍,從頭到尾都讓觀眾內心鄙視:你真懂什麼嗎?你搞不好自己的私生活都一團糟呢。

閱讀全文 《婚姻故事》:當一方覺得窒息了,就是窒息

「一半的瘋狂也是瘋狂」

金球獎提名六項的Netflix電影《婚姻故事》( Marriage Story ),男主角第一次見律師,準備接招演員妻子提出的離婚訴訟。精明的加州律師說:

「如果我們從理性出發,他們就會從瘋狂出發。然後和解後,我們將處在理性與瘋狂之間——仍然是瘋狂——一半的瘋狂也是瘋狂。」

閱讀全文 「一半的瘋狂也是瘋狂」

「記憶乍響」和「海邊的曼徹斯特」小評

「記憶乍響」(Louder Than Bombs)和「海邊的曼徹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頗為神似。同樣以處理家人身後事開端,同樣有喪親後難纏的青少年,同樣有辛苦溝通且有自身陰影的father figure(一是爸爸一是叔叔),在沉鬱悠緩的步調下,所幸最後都有一絲光線透出。 閱讀全文 「記憶乍響」和「海邊的曼徹斯特」小評

像海陸天堂路的「進擊的鼓手」及其他

「進擊的鼓手」(Whiplash)展現編導達米恩查澤雷(Damien Chazelle)絕佳才情,但音樂和畫面的不同步已多被抓包。超簡單的故事,卻能緊扣心弦。有人說像「音樂版穿著PRADA的惡魔」,我想到的更是軍教片睪固酮意識形態:如何拚出表現、如何逼迫他人就範、如何打破牙齒和血吞,本片把樂手之路弄得像海軍陸戰隊的天堂路。飾演學生的麥爾斯泰勒(Miles Teller)和魔鬼教頭JK西蒙斯(J.K. Simmons)固然棒呆了,但邊看邊懷疑爵士樂界真需要如此嗎,順便為台灣各種教育還在絕對的舒適圈捏把冷汗。 閱讀全文 像海陸天堂路的「進擊的鼓手」及其他

「華爾街之狼」:過多睪酮的α型人生

從生理承受度來說,「華爾街之狼」(The Wolf of Wall Street)未免太長,三小時坐得我腰痠屁股疼。據說大導演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原本堅持以四小時版本面世,謝謝最後阻止他的人。 閱讀全文 「華爾街之狼」:過多睪酮的α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