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將贏得2020美國總統大選?說了等於沒說的華爾街預測

2020年10月11日,美國《財富》雜誌政治財經記者雷伊馬沙耶吉(Rey Mashayekhi)撰文〈華爾街最愛的選舉指標,預測美國總統大選誰將獲勝?〉(What Wall Street’s favorite election indicators say about who will win the White House in 2020),提出各種模型對川普與拜登的利弊。該文也是《財富》雜誌2020第四季投資指南之一。

很多自命理性知識分子,總認為經濟預測、氣象預測憑藉的是模型,卻不知命理中的命盤學(占星、八字、紫微斗數等),也不折不扣是模型

他們相信自然或社會科學上的研究模型,下意識迴避這些模型也是基於各種假設與有限條件才成立的原則,卻沒有一點興趣與常識了解,命盤學也是基於假設與有限條件而成立的模型預測。

沒興趣沒關係,沒常識沒關係,但不要隨便罵人「怪力亂神」、「封建迷信」——這可不像「理性」的「知識分子」。

沒關係,我們以有知對無知即可。

伊馬沙耶吉那篇文章,到底說了誰贏?他主要舉出金融圈三種指標,我幫大家整理一下:

一、標普500指數:在大選前三個月呈上升趨勢時,執政黨的候選人通常會入主白宮。而當該指數下降時,意味將有變化發生。

績效:自1928年算起,準確度達到87%。如從1984年算起,準確率達到100%。

預測:自8月3日起,也就是2020年總統大選日前三個月,標普500指數已上漲約5%。9月份曾短暫下行,但很快觸底反彈。川普將股票市場大漲當作其執政至今主要的經濟成就,所以,從這個指數,他保住總統大位的幾率比許多民調顯示的大。

二、美國洲際交易所美元指數(ICE U.S. Dollar Index):在大選前三個月,美元走強通常被解讀為是一個執政黨總統候選人可能無法贏得選舉的噩兆。

績效:在過去八次總統大選中,準確預測了七次大選的贏家。

預測:自8月3日以來,該指數略有攀升,漲幅不到0.2%。這對拜登來說似乎是好消息,對川普則是壞消息。但美元走勢相對不那麼明顯,可能會使這一指標在預測此次大選結果時「一敗塗地」。(註:所以說了等於沒說)

三、美國供應管理協會製造業指數(ISM Manufacturing Index):該指數在選舉年一到九月間,如果期間該指數平均值高於50(表明製造業部門正在擴張),這對執政黨總統候選人來說是個好兆頭,而指數平均值低於50(反映製造業部門正在收縮),通常意味著非執政黨總統候選人將入主白宮。

績效:文章僅列出2016年預測成功的資料。

預測:今年該指數表現沉悶,前九個月平均值僅50.3,主要是因為四月和五月爆發的新冠疫情導致製造業急劇收縮。該指數不佳,這使川普極有可能丟掉總統大位。

文章結論是:「似乎2020年大選結果還不至於完全無法預測,但很可能我們現有的所有指標都無法準確預測今年總統大選的結果。

到底說了什麼?沒有,什麼都沒有。一切都有誤差與容錯可能,所以,無須負責,吃瓜群眾也無須究責。在台灣,可能就會被部分沒禮貌的鄉民噴為在「講幹話」。

但這種有數據、有頭銜、有組織的預測,看起來「嚴謹」、「客觀」,畢竟頂著學院派光環,就是這麼優雅而方便啊。

在〈誰將贏得2020美國總統大選?說了等於沒說的華爾街預測〉中有 16 則留言

  1. 哈哈,華爾街日報剛剛報導了拜公子合夥人指控前副總統介入了中國交易,臉書鄉民推文的主流是:假新聞、川皇也有收俄羅斯好處、沒關係、拜先生一輩子都是癡呆老好人、我們相信他可以撫平族群糾紛🤣

  2. 正好是個靠模型吃飯的、所以一下自己的理解⋯⋯
    命理是一套非常簡約、概括化的模型,現在已無法推知當初建模實際參考了那些數據了。
    相較之下,數學模型的泛化能力弱,通常是根據特定資料集設計的,當產生同樣資料的時空背景差太多,推出來的趨勢也會失真,這人持保留態度也算對學術負責了

      1. 是啊!模型有一定量化基礎,即便無法量化,也能有可以依循的規則。在我看來大多數的「趨勢大師」都不是用模型來預測,多是個人對現象的質性剖陳。

        說「 我們現有的所有指標都無法⋯⋯」,其實根本無法確定那些所謂「指數」與大選結果的關聯,過去的「準度」都只是無法解釋的剛好。

  3. 关于民主最近悟出个理:民主国家的民意(大多数人的民意)未必就是对的。因为民意受意识形态(洗脑式的文宣或教育)的影响大。

  4. 現在媒體個個是標題黨,但現代讀者也只能點進去才能知道真相

    標題:美大選「終局已定」?張忠謀親吐8字真言
    結果八字箴言是:「很難說,要看誰當選」

    你說....氣不氣人?哈哈哈

    恭喜我們和張忠謀的智慧同一level!

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