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桂林遊記7

12.印象‧劉三姐

2004.03.20首演,張藝謀「山水實景秀」系列首部曲,從試演一路看到現在的資深領隊透露,時間變短了,大場面變少了,難度減了,商業層層考量下,旺季或週六日可從兩場排到三場了。

可能是先看過「印象‧西湖」,驚訝於「劉三姐」竟然真的如此「印象」而毫無劇情。但音樂和歌曲是我喜歡的。

場面的新鮮感還是有,但遺憾人物和周遭山景幾無互動。有水上靈動之美,卻沒有足以襯托江畔山勢的燈光設計或高空特技,感覺總是缺少一半。

13.狗肉

狗生在兩廣應該是比較不幸的。

導遊說興安縣、靈川縣一帶抓狗風氣很盛,甚至有「狗不過靈川」一語。狗都過不了靈川。

我不吃豬牛羊雞鴨海鮮之外特殊的肉,一來不敢,二來覺得不必。人類的口腹之慾已經造夠多殺業,不能茹素,現成常見的吃一吃也就罷了。

但廣西人狗貓兔都吃,連年輕的導遊姑娘也吃狗肉。路上餐廳山產料理多,小吃攤還有炸蟲子。看到一家餐廳廣告詞「狗肉滾一滾,神仙站不穩」,文案是有創意,但恕我膽小,看到那些菜名還是渾身不自在。

14.世外桃源景區

台商投資的仿古景點,2004.05被評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的AAAA景區。號稱根據陶淵明的理想興築,門口還有整篇「桃花源記」。

我對於「有活人扮古人的仿古園區」向來無好感,對於明明是「中影文化城」還自我包裝為「世外桃源」,催眠這是中華文明「夢中的理想家園」更驚嚇。

建築依當地少數民族風格興建,作為某種擬態景區,不是問題;但園中安排各色人馬,在定點職業化地彈琴、唱歌、奏樂、丟繡球,甚至還有半裸男孩披頭散髮對著遊船吼叫,展示少數民族的「文化特色」,我就有點難受了。那些為「提振旅遊經濟」服務的男孩,打工出賣廉價的種族形象,能做到幾歲?

坐船時有團員看到岸上的「桃花」和「船」而興高采烈,再仔細看卻發現是假的,顯然是依陶淵明文中「忽逢桃花林,……便舍船從口入」而造。

搞到後來看到岸邊有人在洗衣服和釣魚,我們都問導遊:「那個是真的嗎?」

但據說接客量極大,走廊掛滿名人和領導遊園照,顯示多數觀光客都很捧場。我太嚴肅了。

就讓我心裡的世外桃源,與眾不同吧。

在〈2011桂林遊記7〉中有 0 則留言

  1. 說到狗肉
    我們這也很多
    還有驢肉
    都形容說「天上的龍肉,地上的驢肉」
    蟲蟲也很多
    尤其是金蟬(我們叫知了龜,這吃了對眼睛很好)
    還有豆蟲等
    記得有次一個南方的阿姨來我們這
    吃飯時
    上一桌子蟲蟲
    差點把她嚇死
    哈哈

  2. 一提到人文景觀我就沒有自信了,太山寨太作秀了。兩廣一代的飲食文化也確實令人咋舌,朋友去那裏公幹,對方宴請,上來一道菜品他已經動筷了,對方很得意的說,這菜叫「龍虎鬥」,很特別的,是貓肉和蛇肉做的,聽到這,他差點沒吐出來。今後再吃東西,得問清楚了才敢吃。
    「就讓我心裡的世外桃源,與眾不同吧。」好喜歡這個結尾語。

  3. 中国人真是胆子大,看那张照片上竟还写着猫肉?单看这广告横幅都让我觉得快吓出一身冷汗了。平时饮食中的哺乳动物除了猪、鸡肉、牛肉是我较常吃的品种外,羊肉都基本不吃(因为不太习惯闻那股味儿,)而狗肉甚至猫肉就更不敢去尝试了。哈!
    看了黄黄的留言,觉得好好奇:你们那里狗肉多还有驴肉,还有能吃的虫子:金蝉?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呢。想不出这是在哪里呢?XD!真让我开眼界了。
    如陶渊明活到现在,看到眼前这番桃花源景象,会失望的晕过去吗?哈!我想:我们每个人心里的世外桃源一定都比它美。

  4. 搞到後來看到岸邊有人在洗衣服和釣魚,我們都問導遊:「那個是真的嗎?」。這段好可愛也好無奈啊。最後一張照片景色還是不錯的哈。

  5. 我沒有去過桂林自然沒看過印象劉三姐,不過聽去過的人講過,去桂林一定要去看,相當不錯,不看也等於沒去桂林,實難想像到底是有多好呢。

  6. 对刘三姐,除了知道那首[刘三姐]之歌是位著名民歌手:黄婉秋所唱外,我真是不太了解这段故事。而这部《印象刘三姐》就更是没看过了。

  7. 确实是没看过。就是人在杭州,也没看过印象西湖,更别说远在桂林了,呵呵。
    不过看老师的评价,好像印象西湖远比印象刘三姐要好。其实大陆旅游,风景都好,就是人为的东西太倒胃口。倒是羡慕徐霞客带三百人一边前方砍路一边游雁荡山的实力与气度,以及现代人不可能看到的纯自然景观。
    中国的旅游太吵闹,喜闹不喜静,让你没机会体会“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意境。三峡的破坏,你再看不到“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因此常常羡慕古人,那时的一切更自然,而且不会到处都是人。也羡慕西方人,他们可以照着油画去看景,那些景观,几百年前怎么样,现在还是怎么样。
    如果我们也都能照着唐诗去看景,那就太好了。
    另外,不知老师对西湖怎么看?西湖整治算是做的比较好的,但仍有精致有余,野趣却失的遗憾。

  8. lily,上个月我来过你们杭州了。呵呵!13年前的遗撼也算弥补了。 这次我基本是靠了西湖边的租车点的红色脚踏车车骑游到西湖各景区点的。西湖真的很美,现在新修的湖边那些个公园都挺大的,而且人也不多。这在上海是根本不可想象的。上海的这些公园如和杭州的这些个公园比起来,真是要让人笑掉大牙了,因为实在太小气了。[印象西湖]虽来杭州,但也没看。
    不过说实话,除了西湖的美景外,杭州有些地方我也多少有些失望:比如觉得物价太贵,比上海贵多了;还有公车太沉旧,服务人员态度也有些不尽人意,但普通市民很热心的。还有那让我大吃一惊的杭州城头火车站:又旧又破又脏又乱又闹,真是没想到。看这火车站,该是有年头了吧,实在觉得和杭州国际性旅游之城太不披配了.或许13年前我来时,也就是这个火车站.呵呵!

  9. 回老师,那篇文章我当时就看了,所以说两篇游记对比下来,老师对印象西湖的评价要好过印象刘三姐。^_^

  10. 回蒲公英,
    杭州城站火车站建成离现在约十年时间,是在原来老建筑基础上重建的。如果说破旧(确实乱糟糟),那是因为和上海的火车站是远不能比,呵呵。不过,杭州真正破旧的火车站是以前的火车东站,现在也还在使用。
    西湖最美的时间地点,是我有一次在秋冬的早晨,打车路过杨公堤,那时天刚亮不久,水面上全是雾气。那个寂静的雾西湖,真的美呆了。
    难怪说,晴西湖不如雨西湖,雨西湖不如雾西湖。确实如此。

  11. 是啊,看过乐融哥的这篇印象西湖,评价很高。我喜欢断桥荷塘的雨西湖,lily说的雾西湖没看到过。哈,好好的桂林又被吸引到西湖了,都是美如画的地方啊。

  12. 说真的,西湖的景色我也觉得在清晨半暗半明的时分最美:安静的周围,平静的湖面,再配上朦胧之中的绿树围绕。
    记得当时我坐在火车站候车室时一边看着周围满地的垃圾和人声鼎沸的人群一边就在想:这杭州市政府可真该好好整治下这个“大窗口”了。呵呵!其实设施陈旧点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但至少应该把卫生清洁工作做好些呀:当时看到整个候车大厅到处都是候车人随地随座位上乱扔下的垃圾、杂物可却不见一名车站环卫人员在清扫。
    LILY,以后有合适的机会,还请把我们广大外地游客的意见和呼声向贵市的市长大人反映反映吧。哈哈!开个玩笑而已。

  13. 对了,向LILY补充一句:我对你们杭州的那个租车自助骑游服务的推出印象可是非常的好:实在太方便了。说实话,这次行程多亏有这脚踏车,否则如全靠我的11路,估计脚都走断了。XD!

  14. 樂融哥,我今晚看印象•大紅袍了,據當地導遊說這是張藝謀印象系列的封筆之作,和其他印象系列不同的是,這場秀是360度旋轉的觀眾席,舞台在觀眾席的四周,通過不同角度方位的山、水、燈光、人物的輪換給觀眾帶來美輪美奐的視覺饗宴,主題為「放下」,茶藝+禪意,最後演員為每一位觀眾敬送一盞醇厚幽香的茶中之王「大紅袍」,茶是很不錯喔,周華健曾為這場秀演繹主題歌了。整體感覺相當好,分享一下給您。@@

  15. 印象刘三姐我没有看过,不好发表评论。
    但我的感觉是印象系列做得是不是有点多了?
    60年代,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刘三姐》刘三姐的扮演者是黄婉秋,但主唱是傅锦华老师,演唱的还有蔡秀英、李敏玲,影片上也注明了演唱者是傅锦华,但是很多观众只记住了扮演者黄婉秋。傅锦华老师唱的刘三姐才是原汁原味的。呵呵,我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带我们去电影院看的这部电影,看完回来,男同学都会唱“什么水面打跟斗”。
    南宁电视台顾铁流导演曾经拍过纪录片《传歌》,记录了广西彩调剧团经典剧目《刘三姐》所经历的艰难过程,里面也拍了傅锦华老师。当时看了这部片,觉得很感动的。
    最近在本地报纸上看到关于傅锦华老师的报道,看到报道说她年事已高,身体大不如前,我当时看了报道心里真觉得难过。

    1. 小木船提到這些資料
      確實只有大陸本地朋友熟悉
      但我相信一代代的文本改編各有其力量
      只看幸不幸運罷了

  16. 看过电影《刘三姐》,电视上曾经有重放;
    听过电影《刘三姐》的歌,以前家里有磁带;
    有个马季的老相声《打电话》,讲到有些人占用公话时间太长,“我买了《刘三姐》的票,“吧啦吧啦,煲电话粥。
    去过杭州好多次了,也想看,但到现在也还没看过《印象刘三姐》。
    就好像去过了朱家角看画展,但既没有听谭盾的音乐,也没有看张军的昆曲《牡丹亭》,最近又有艺术活动,都没去,有点可惜。
    希望以后有缘有机会小补啦。

  17. 说起《刘三姐》
    还要提
    专业音乐人:
    雷振邦
    制作了很多在当时很红
    流传到现在的经典歌曲
    雷振邦最为著名的要属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和《刘三姐》两部作品了。
    晚期的电视剧《四世同堂》中的《重整河山待后生》同样很红。

  18. 傅锦华也是从妈妈那里学会刘三姐的歌人
    可惜网上连张照片都没有
    要不是小木船提到
    我们都不知道
    当时 唱刘三姐的人有100多个
    流传广泛 竞争激烈啊

  19. 29樓提到的雷振邦是我非常喜歡的作曲家,他的《冰山上的來客》電影插曲:《花兒爲什麽這樣紅》旋律哀婉動人,《懷念戰友》曲調悠揚情感深沉,而《四世同堂》的主題曲《重整河山待後生》卻鏗鏘悲憤驚心動魄,這幾首歌一直是我的大愛。
    一個沒有去過很多地方的人在遊記下面想留言真是件困難的事。
    《劉三姐》只看過電影,裏面的情節和歌曲都很吸引人,說這個片子在內地是民族記憶也不過分。
    老謀子弄的印象系列只看過《印象·麗江》,500多位本土少數民族表演的,以玉龍雪山為背景,傳說的光環加上歌曲動聽,我的觀感還不錯,當時是全程舉著DV錄下來的,胳膊都酸了。主題曲《回來》很美,女聲美,旋律美,意境美,繞耳不絕。
    印象最深的是有個摩梭族的小伙子,眾目睽睽之下誇耀:“我,有十五個女人!”引得全場嘩笑。
    我一點兒也不覺得這跟歧視女性有關,相反有種淳樸氣息撲面而來的痛快。何況,他很帥啊。
    我不知道《印象·麗江》有多少縮水,那一趟旅程里,有太多我曾經很嚮往、親身而去卻失望的地方,商業化已經把那些天然的美和淳樸毀得慘不忍睹,可是,我心裡的那個夢境,誰也毀不了,由我保護著它。(遊過麗江的當夜,我還在酒店里用手機寫了篇文字,記錄當時矛盾卻不肯放棄最初幻想的心情)
    就像老師說的:就讓我心裡的世外桃源,與眾不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