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樂融關注111:大學評鑑制度吃掉了師道、彈性與獨立?

在銘傳大學專任副教授路仁的教育部落格上拜讀多篇文章,對了解當前台灣的教育問題頗有所獲。

因為講求競爭,因為素質低落,因為爭取排名,因為面向市場,因為要與國際接軌(或者中了國際勢力的毒、上了人家的緊箍咒),各級教育機構也變成一個個「商品」。

因為商品,所以有消費者和生產者,所以有主管機關美其名得保護消費者、督導生產者,於是,評鑑制度出來。

民意代表或輿論領袖會要求政府教育部評鑑學校,消費者(主要是出學費的父母)也似懂非懂的開始希望有評鑑來整頓市場,提供有價值的報考資訊。

以前經常受邀評鑑外部社會的學界,這時變成被評鑑主體

「汰劣留優」聽起來不錯,好像很符合優生學,也有點公平正義形象,但誰來評鑑?層層評鑑設計和評鑑標準,會不會走錯方向?

擔心老師、校長腐化、濫權、瀆職,但高高在上的「評鑑委員會」會不會又因權力而腐化、濫權、瀆職?

更重要,傳統的「師道」跑哪去了?名師或受歡迎的教師,面對顧客,能罵嗎?能兇嗎?能嚴格要求嗎?能多當人嗎?這是對學生面(所謂消費者)。

對管理階層,以前就沒有太多權力的老師一方,現在受評鑑決定職位與聘書,豈可能表現得更有原則、風骨、正義──或者,不說的那麼高級,就說異議吧──去面對系所長、院長、校長?

幾十年前,不進民間企業進學界,好像比較清高,或者與俗世無爭,現在,學界也跟商場差不多,得推銷自己,得討好顧客,得應付主管,得幫學校找計畫找補助找錢(很多職校還得幫忙開說明會擺攤搶學生),得湊發票,得讓自己升等,得一步步完成集點。

寫專書推廣一家之言、做做社會普及教育?不必吧,能在期刊發表的論文才實在。

關心國是、特立獨行或挑戰威權?不必吧,好好配合系務、院務、校務才叫服務,評鑑才實在。

大學生沒那麼被重視,因為大學老師已經先一步不受重視?大學評鑑制度真的改善了大學教學與研究環境,還是一步步吃掉了師道、也吃掉教學和研究的彈性與獨立?

你說這樣的大學生態系統,我哪有興趣去教書?錢少、事多外,上有悍公婆下有刁兒女,我可沒那麼大本領。

在〈陳樂融關注111:大學評鑑制度吃掉了師道、彈性與獨立?〉中有 0 則留言

  1. 學界越來越市場化
    而且並不比商戰輕鬆、單純
    我以為大陸的高校是官本位作祟
    台灣的高校也如此政治化商業化呢

  2. 英國也有評鑑啊! 沒聽說師道如何。2010年曼城出了兩位拿3M膠帶黏石墨的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全球聰明人繼續跑劍橋牛津,誰的學生不努力啊? 問題不在評鑑。人好,甚麼都好,人不好,做甚麼都走樣。臺灣太窮了,人窮,心也窮,才會窮到發神經。這個國家的學術、文藝、音樂都缺乏資本支持,一切都像買辦、打雜,還幻想東,模仿西的。想想,有一天台東市忽然想要成為臺灣區域樞紐,台東大學立志成為臺灣前10強大學,它會做甚麼? 如果它做足了今天我們在全臺灣做的,它只能算是一個發神經的地方。研究要好,師生做學問就要看學問,拿學問當第一件要務,其他事就由它去;世界又不完美。在讀書、實驗、探索世界以外的事鬼扯,何益? 我沒聽過劍橋牛津在乎評鑑,1996年King’s地理系被評3a,上面有4,4a,4a+,當年系主任John Thornes也是皇家地理學會會長氣到中風。今天,King’s地理全英前10名,全球前25名,還建John Thornes的紀念實驗室,懷念他為地理系打下的基礎。他氣評鑑,但是他做了他覺得重要的事;他帶大學生出野外,是整班帶到西班牙南部,量土壤入滲率,測蝕溝。King’s地理論文甚麼怪都有,花錢送學生全球做論文,做上各種議題。馬英九該砍的錢不砍,該花的錢不花,教育部不該管的也在那管,才把今天局面做瞎了。不過,那真的是他們的事,一點不關學術。學術裡的人自己要有判斷力;該做甚麼就做甚麼。這個社會再白爛,也比二戰期間好。

  3. 臺灣太窮了。人窮,心窮,甚麼鬼都來。政治有甚麼理性的立場輪到它指指點點學院? 社會有甚麼立場輪到它指指點點學院? 學生不讀書亂嗆,不探索調查世界的經驗真相,嗆甚麼? 有本事就把人類知能不及的,做到能及,再說話。家長自己覺得有本事,道德高尚的,來教啊! 做不到,卻鬼扯。送火箭上太空是叫道德就成了嗎? 一個國家最重要的知能探險系統,還要聽無能的指指點點,像那些根本不懂地景生態的保育團體反蘇花一樣,是誰說高速公路隧道橋樑會比蘇花公路更破壞環境的? 炒地皮是因為公路,還是因為濫稅制啊? 腦袋不清楚,唸個佛還不知道自己的大金主是個破壞熱帶雨林的奸商,這也號稱上人。號稱環保,這些人追蹤、量了雪隧的環境事實了嗎? 用想像當知識,把專業當垃圾不聞不問,出事了又鬼扯,學院知能擺在哪? 學生學會不讀書,不肯跑野外測量,怕曬太陽,怕淋雨,也哇哇叫成性,這國家是要走到哪去? 教育部是行政院的教育部,管教育行政支援,不是教育。想搞教育的,下來教,不要再鬼扯了。自以為能教的,就努力學本事,把專業拉起來,不要像英國足球迷一樣發神經。該倒的學校讓它倒,學校土地早就賺到了,別在那鬼扯。教育全面開放市場競爭,市場學費應該多少就多少,自己定。哪個學校不知道設獎學金來挖有能力的學生? 窮,就要有本事爭取獎學金。聯考早該廢的,讓它廢吧。哇哇叫不公平的,可以自己去找公平的社會過日子,這又不是北韓。把稅制做好,資本利得稅率怎麼可以低於所得稅率? 非正式經濟部門怎麼可以這麼大? 土地漲價利得怎麼可以歸私? 當國家投資是不花錢的嗎? 拿國家補貼水電和工業用地,當自己賺的,這是企業精神? 臺灣有基礎生產力,熱錢不能炒作利得,資本自然累積這塊土地,從事實質生產,學院當然可以有資本壯大,中產階級以知能創造社會進步的動力自然可以回來。這哪裡需要教育部管? 我們的管理學只是虛幻的數字管理,哪裡懂數字背後的意義? 價值和意義卻從來不是管理學碰得到的東西,否則其他學院關門好了。

  4. 同意鸿飞同学
    学费应由市场定是有道理的
    废除联考的主张或许会让一些人吃惊
    但为什么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