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夢想日記:「解散」了地震逃生背包

我要坦承,從昨天起,「解散」了地震後的逃生背包。

把證件存摺歸檔,手電筒收音機乾電池還給媽媽,簡單衣褲襪子手帕放回抽屜,盥洗用具也放回櫃子,礦泉水早就喝掉收好。總之,一切還原。

收到許多網友轉寄的地震資料,看得越多,突然有一種奇怪的不在乎。是「災難健忘症」?我沒有忘記,只是不想每天看著床頭那一個好像不該在那裡的登山背包。

是「災後身心症」?可能,我越來越能想像未來三到六個月後,災區會發生更嚴重的憂鬱症、恐慌症、自殺潮。受創後的人生突然變得空虛,另一種無所謂的「消極性豁達」?

當然更像是「資訊焦慮症」,對到處呼籲的「居安思危」措施的一種反彈、一種「選擇能力的癱瘓」?

妹妹拿回一本翻譯自日本的《防震100》手冊,裡邊竟然要求「家庭非常包」除了常說的「飲水、罐裝食品、急救醫藥、收音機、手電筒、乾電池、現金、貴重品、存摺、身分證明、家中及車鑰匙、替換衣物、內衣、毛巾、衛生紙、衛生棉」,還要準備「用過即丟的懷爐、用過即丟打火機、毛線手套、拖鞋、毛毯、睡袋、封箱膠帶、萬能刀、濕紙巾、洗髮精、桌上瓦斯爐、瓦斯罐……」!!

天哪,這是要去去非洲做三個月原野研究嗎?姑且不說很多東西是真正例行用品,你不可能每天晚上放一次到「非常包」,早上上班上學再拿出來一次到隨身包;這麼多品項,平常哪可能準備這樣一個機能如此健全的「非常包」、「逃生包」?真準備好,又有多大包?

全家人的換洗衣褲和盥洗用具放一放,就有一個出國用大皮箱了吧?地震來襲,拎得了嗎?逃得出去?這是為了被困在瓦礫殘垣中等待救援使用,還是為了逃出去後住帳篷使用?

也不要說逃生指南出現不同版本,同樣讓許多人困惑。到底是躲堅固桌下(讓桌面幫忙承擔),還是桌邊(怕桌面脆弱反被壓扁)?是往外逃到空曠地方,或按兵不動?是躲樓板面積小的廁所,還是躲大房間?

中樓層往高樓層跑(保留獲救機會),還是別跑(樓梯間同樣很危險)?低樓層是往一樓跑(免得整棟樓下陷),或別跑(除了樓梯間問題,還怕騎樓塌陷被壓死)?震後要關瓦斯總開關,還是關了再開時反而有爆炸危險?

地震一開始,第一動作到底是什麼?如果有安全帽,先戴安全帽?沒有安全帽,先舉起枕頭?先跑去打開大門、鐵門,免得受損變形?先背起逃生包?先關瓦斯總開關?先奔去找別的房間的家人、小孩?

唉,我苦笑了,並且做了第一段所述的動作。

(1999.10.08)

在〈網路夢想日記:「解散」了地震逃生背包〉中有 0 則留言

  1. 赫赫
    自己有帐篷也是很要紧的
    一种有些戏谑的说法是
    常备水和食品
    是为了
    创造生命的奇迹
    半夜三更
    如有小震 怎么办?
    继续睡觉
    成了世界人民的共同选择

  2. 大震躲不過,小震不用躲
    忘記哪年(512以後)
    也整理過這麼一個地震逃生包
    不到一周就解散了
    家裡櫃子上不知放了幾個倒立的瓶子
    如果夜半落地,那聲響
    可以讓竪著耳朵睡覺的人彈跳起來
    地震沒來,等地震的感覺都神經質了
    所以文中所說的情況感同身受
    我到底也沒想好躲哪,怎麼逃
    一切還是聽天由命罷

  3. 早上好!从99日记看到现在发现1999对台湾来说,真的是名副其实的地震年啊。
    虽然没有任何较真切的地震体验,也从来没在此方面有特别的担心和防备之举,但还是能体会这种人类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惶恐之心。一如这些天我们这里数日由台风引起的一刻不停的大雨(暴雨)已让我感慨: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人真的太渺小。而毛泽东的那句名言“人定胜天”,在此时真觉得格外乍眼。
    好在,今晨总算一切风平浪静了。
    P.S.看了前一篇你的小日子后,突然想起1999年,正是我最喜欢开着大音响听歌的那年。

  4. 忘了有沒有在這裡留言說過,我從小就生活在地震的陰影里,連地震逃生都被鍛煉成了本能。
    08年汶川地震,家裡樓晃得厲害,我第一時間躲到了廁所里,扶著墻站著,等。也不知在等什麽,心裡沒有恐懼,只有麻木。而後還知道馬上打開電視,看到新聞說距離成都很近的一個叫做“汶川”的地方地震了,強度如何,第一反應就是,一定會有嚴重的損失,因為距離大城市太近了嘛。
    然後開始各處打電話,詢問親人的狀況。
    這個過程極其冷靜,大約是麻木了。
    災難來時,能不能活下去,或者說第一時間死去還是慢慢煎熬中死去都是上天決定的。刻意的籌備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我不敢說,就像老師提到的那個“全備”的地震包,若地震時還要想著這個掛礙,那麼孩子、老人又該排在哪裡?
    上大學時做過一個夢,家裡地震了,我在夢裡急著趕路,一路往家裡趕,千里之外的距離我居然在步行,一路遇見的人都是往外跑的,只有我是往震區跑的。
    夢裡我還在問自己,爲什麽?
    結果夢裡的我給自己的答案是:我要和家人在一起。
    十幾年過去,若現在問自己,答案還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