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暗殺表面上是政治,其實跟個人更息息相關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被槍殺,和朋友聊到,非集團唆使的個人性政治暗殺背後,除了某些表面上的政治問題,通常跟殺手自己生活不滿、性格違常、人際挫敗更有關。

否則,如果只是政治想法對立,全世界(包括台灣)不滿這個那個政客的民眾那麼多,政客出事機率應該非常高,而不是久久才出現一個震驚事件。

會不會動手,通常已經不是政治立場的抉擇,而是個人對生活的仇恨值是否達於高點。

我還說,這些孤狼,每次一出事,鄰居、同事、同學嘴巴裡都是「安靜、保守、有禮貌(甚至孝順!)」,但可能有自己一籮筐健康、失業、家人失和種種問題,不為外人所知。

現代社會,誰了解誰?連親戚手足之間多數都不了解,何況什麼鄰居、同事、同學(上次新竹逆子縱火釀八死案,記者還去問到里長!?)。

安倍遇刺案最新消息,證實我的說法:

綜合日媒報導,41歲的山上徹也與母親和妹妹住在奈良市平松,由於母親迷信特定宗教團體,提供大量金錢捐獻,導致家庭經濟驟變,生活變得越來越困苦。山上徹也供稱,本來是想對該宗教的領袖下手,但比較困難,不過該宗教團體和安倍晉三關係很近,因此才想殺了安倍。
據山上徹也過去任職的公司負責人表示,山上在2年前入職,工作內容是開堆高機裝載貨品,直到今年4月因身體不適請假,並在5月份離職,山上徹也給人的印象是「禮貌、內向、沈默寡言」。

失業一兩個月、經濟困難、身體不適、家人不和的中年男,完全命中。

這種人各國都很多,會不會採取行動要看該國保安情資程度。沒出這種事的地方,不代表領袖或政客比較受愛戴,而可能是被嚴密監控與維穩了。

未來世界窮人只會更多,心懷不滿的窮人不會安貧樂道,而會挑戰社會。一個政治人物之死,表面上是政治,但其實還是跟個人命運更息息相關。

在〈政治暗殺表面上是政治,其實跟個人更息息相關〉中有 8 則留言

    1. 懷疑是極左組織煽動也蠻合理的,記得黑命貴組織人到處打砸搶的時候(我當時在旅遊業工作,看到很多小鎮遊行期間都有大量外地人入住旅館),我那些左派教授朋友們,一直在發文說:看到商店主為了社會正義犧牲,多麼感動云云⋯⋯左到極點就要鬥爭,暴力也是必要的

  1. 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有说安倍的行程在前一天晚上变更
    但其实即使不在奈良,刺杀依然可以发生
    看到他倒地的画面,还蛮心酸的
    日本执政最长的总统竟然这样走的
    也很惊讶,宗教领袖比前总统难下手

  2. 现在的上海社会,三天两头发生杀人劫持等暴力事件,这是今年三月之前从来没有过的状况。究其因:看不到尽头的随时封控让民众情绪越来越失控所致。现在上海真是中国最危险的城市了。当下生活在上海的人真是太可怜太可怜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