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31日剛有中國大陸供銷社大幅「復活」的新聞:
中共20大後,中國各地供銷社迅速崛起,據報中國農村5萬個供銷社已經啟動;被視為中國計畫經濟產物的供銷社體系一度已名存實亡「走入歷史」,最近7年來卻在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主政下大力重建,供銷總社負責人梁惠玲甫當選中共中央委員,成為供銷體系負責人被拔擢該位置的第一人,反映其政治地位提升。
隔天中國官方即發布《兩部門印發通知開展完整社區建設試點》,一個21世紀智慧型「新人民公社」的遠景慢慢揭開面紗:
- 規劃建設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幼兒園、托兒所、老年服務站、社區衛生服務站
- 配建便利店、菜店、食堂、郵件和快件寄遞服務設施、理髮店、洗衣店、藥店、維修點、家政服務網點
- 引入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建設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台,促進線上線下服務融合發展
- 建立健全黨組織領導的社區協商機制,搭建溝通議事平台
中共寫得絕對冠冕堂皇、正面表述,但看門道或熱鬧的人自己揣摩。
只是總不斷回想起我所做〈2020-2029中華人民共和國前景預測〉部分所述:
- 反映北京意志的財經政策能大力推動,雖有震盪波動,但可能朝「計畫經濟、票證管制、數位貨幣」等社會主義中國道路的複合式「新左」路線邁進。
- 「威權」如探照燈,把「社會」 照得一清二楚。嚴密監管下,群體少自我調節力。 結合「天眼」的「社會信用體系」可能大面積、高強度實施。
新人民公社可以擴大吸(驅)引(使)農民「城市化」,加強政治維穩,還可以創造國企營收,一舉多得。
但因為自選輯讀者很優秀,讓我多引用一些看似無關的觀點給大家參考。非常精彩的《監控資本主義時代(上卷:基礎與演進;下卷:機器控制力量)》,有一章提到物理學家、電子工程師兼生物學家R. Stuart MacKay發明的監測技術:
生醫遙測技術特別適合用來蒐集資訊,而這是野生環境中其他方法做不到得。重點原則是,使用遙測技術必須在動物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如果「動物不配合」或是動物族群散佈在「難以抵達的地區」,此時若要蒐集資料,遙測技術尤其實用。換言之,麥凱的發明使科學家得以在動物自以為自由自在、漫遊休憩的情況下,將牠們轉化為資訊,對於自身曾經神秘未解的領域已遭侵門踏戶卻渾然未覺。

你以為全球的數據狂(不只中共當局)只是「蒐集」就好嗎?不,數據狂+權力者(包含瘋狂科學家或不那麼瘋狂的科技至上主義者)想做的:不只要把你變成「楚門」,還要影響「楚門」:
麥凱強調,感測器資料的傳輸與監測只是全局的一部分,光有路徑不夠,還要能傳送資訊。他主張執行遠端刺激(telestimulation)的「反向過程」,如此一來不僅能監測行為,還能進一步了解如何修正、最佳化行為,提供所謂「實驗對象與實驗者之間的遠端對話」。
用在動物身上大眾沒感覺,如果人民變成動物呢?從「被監測」、「被封控」、到「被最佳化」,也許這時程在某些國家與地區並沒有那麼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