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台北市長辯論會/《京崑戲說長生殿》

1

台北市長辯論會,回家後從yt快轉看了一點點。覺得很無趣。

大家都很像演講比賽,都看不出多少真性情,都有各種題庫準備,結果就是大家都很假,沒讓我感覺有多強的領導力,會覺得「啊!他/她帶領台北會更好」(只有發現陳時中竟然那麼矮)。

不過歷來也都是這樣選的。即便總統大選辯論會素質也差不多。所以,就這樣。快轉挑著看也就知道,誰選上都有一堆缺點和問題。

2

辜公亮文教基金會提供

受邀看台北新劇團《京崑戲說長生殿》,製作美輪美奐,但三小時演出考驗的是我的體力(不是演員)。

首次看京劇和崑曲同台交互實屬新鮮,但看完仍確定我非傳統戲曲族群。

以外行聽覺喜好,個人較欣賞京劇的唐明皇(李寶春飾演)和崑曲的楊貴妃(陳雨萱飾演)。但其實私心偏好是只有一場戲的梅妃(余季柔飾演)、兩個花臉楊國忠(李青峰飾演)與安祿山(吳仁傑飾演)對罵、和郭子儀(高浩鈞飾演)的武生戲。

3
傳統戲曲反映古老意識形態,女男自然是極不平等的,尤其到達皇帝和妃子這種層次,霸道總裁肯定是「最霸道」那一級。

所以《京崑戲說長生殿》楊貴妃唱道「可嘆寒姿,消不住,天家雨露團」(大意如此),當下我粗俗的白話翻譯是:「我這單薄卑賤的身體,承受不了皇上您高貴的汗水、口水和精液…」面對最有權勢的男人,任何女人的地位都降到最低。

此所以我從來沒有感覺,唐明皇和楊貴妃這段明顯亂倫「公媳戀」的愛情有多偉大。若沒有白居易《長恨歌》美化了所有,你確定李隆基與楊玉環真的想「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白居易創造後世可以無窮附會想像溢美的偉大浪漫愛情故事1.0版,李寶春新編大戲《京崑戲說長生殿》最後半小時的苦苦追憶也奠基於此,否則這故事哪有那麼多情可煽?

在〈[時評]台北市長辯論會/《京崑戲說長生殿》〉中有 11 則留言

  1. 李寶春新編大戲《京崑細說長生殿》、《魔笛》原本安排在今年6月4、5日兩天演出。無奈受疫情影響,響應雨天撐傘的號召,沒退票就選擇回饋給演藝團隊了。沒想到它們重新安排演出時間也不通知,結果這兩天我另有活動,也就無緣欣賞了。也罷,就這樣。

  2. 唐明皇何止是公媳戀,他也和貴妃的姊妹們攪和一起。也許,該說李唐本是鮮卑貴族胡漢混血的後裔,身分倫理關係在這個時代不若過去嚴密,大概也見怪不怪吧。

    日本人也十分傾慕長生殿之約,或許也與白居易詩影響有關,在京都東山泉涌寺有一座楊貴妃觀音堂,裡頭供奉的木刻觀音像十分秀麗,據說是南宋時期留學中國的日本僧人請回去恭奉的。

    傳說楊貴妃沒死,輾轉逃到了日本……想當然耳,應該是美麗的故事。

    [楊貴妃觀音菩薩像]
    http://jincheeliu.blogspot.com/2015/07/blog-post_24.html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