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拿我當好友,我就拿你當好友。你待我如工具人,我也就看看你有什麼工具為我所用、我想不想用。你真現弟子相,才談得到是否需要為你提點、提點到幾分。
你只拿我當作者,我也只好當你是無名讀者。
你甚至不把我當作者,自選輯免費玉体橫陳眼前也不願彈指光臨,那真的就看你我之間友情命硬不硬了(基礎夠深的命還是很硬啦)。
這人生只有家人是天生角色,但別搞錯,家人有相親相愛的家人,也有相殺相害的家人。任何關係都非萬能保護傘,你不付出,就只能看因緣上沖下洗。
2
有的人一見面只跟你說他/她自己的事,從不想問候你,更別說深入了解你、體貼你。
一次兩次沒問題,也許對方真需要慰藉,但長久下來維持這種慣性,就是嚴重自我作祟,缺乏同理心,也沒有傾聽能力。
這種人當然不一定壞,可能熱情,可能大方,可能勤勞。但就是缺乏同理心,就是不善也不想聆聽。
這種人有的會吸引受虐狂或命數2的人扮演情感支撐互為綁架,但我不是。我雖無火眼金睛,對多數人還是一目了然的。
若還願意與這種人相處,純、屬、善、意。
同理心若無法天生,就得後天補強,否則人際關係必然有損。案例多矣。
3
有朋友剛好相反,很低調,很悶騷,很拘謹。難得見面極不願主動談起自己。
遇到這種個性,我反而絕對不會滔滔不絕,而變身主持人數數發問。人都有委屈,都有煩惱,都有徬徨,也可能都有新的生活樂趣,他/她不說你就只好挖囉。
當然最好是兩人都能同理,所知所感有一定默契,那就可以如乒乓選手,你來我往,自然流露,或剛或柔,可雅可俗,或專一或岔題,都能不費勁。
這種情況多嗎?當然不。所以可貴,所以珍惜。
我对人际、友情的需求不强
深觉同频、同理者寥寥
提醒自己做不到同频,争取同理
所幸得遇更高阶的师友
唉唉, 我可能屬於第三種不擅於找話題聊的. 但是話夾子一開又會連珠炮. 反差會嚇人. 哈哈哈!
人真的是会随着年龄才懂得很多事都不值得一提了哈
事後才懂 為自己遺憾
晚知道總比不知道好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