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重於內涵的「秋水伊人」及其他

光點「女神殿影展」選片。法國1964年名作「秋水伊人」(The Unbrellas of Cherbourg),是從頭到尾唱不停的音樂片(只有唱,無歌舞片舞蹈或非寫實走位),連非抒情對白也用歌詞代替,連音樂劇編劇如我也需要點時間消化。

以俊男美女選角、搭配美術與音樂高度風格化,遮掩極通俗簡單劇情,若在今日,很難想像能擒下坎城金棕櫚獎。藝術與人一樣果真此一時彼一時。鍍金之後當然現在怎麼看怎麼「經典」。

只是,編導賈克戴米(Jacques Demy)處理兩人分手數年後重逢,彼此的怨懟愧疚關懷一擁而上卻言簡意賅,卻是我最愛的片段。一如片中女主角母親說:「只有電影裡的人為愛而死。」人生,常常就只是這麼老練通俗。

「誠品:我的旅館不是假文創!房間有放人文影片就是文創!」文章提到,誠品執行副總吳旻潔(吳清友女兒)在當初投標詢答針對委員質疑「文創旅館跟精品飯店有何不同」時說:「文創主題旅館是要設計有台灣文創的主題,包含台灣的人文影片要在旅館內播放。」「100個房間是做Design Hotel,不是Boutique Hotel。」投標廠商的承諾,難道不需要審查通過嗎?(我現在當政府評審時,已很會分辨「話術」這件事)

致敬Selina & 阿中。(這種勇氣與愛,我做不到)

今年65周年的正聲電台,我只有多年前上過陳凱倫「歡樂999」,但是在外頭錄音室錄的,為了新書上金鐘主持人小宛的節目「台北在飛躍」,才第一次走進來。發現竟有我在北京奧運期間地鐵站看過的殘障人士室內梯設施,還有近乎免費的員工餐廳(每天廚師煮午餐,一個月員工只要繳300元),難怪流動率超低。

光點「女神殿影展」選片。「輕蔑」(Contempt)外在劇情不多,但有夫妻間講也講不清的心理戲,加上「奧德賽」忌妒與懷疑的戲中戲,緩慢卻富張力。伴侶互相折磨的瞋恨,卻透過外界看似偶發的暴力作結,有一抹表現主義式的因果關係。發現年輕時的碧姬芭杜(Brigitte Bardot),外型沒有想像中完美(一如「秋水伊人」裡年輕的凱瑟琳丹妮芙Catherine Deneuve),但她演得很好。

在〈風格重於內涵的「秋水伊人」及其他〉中有 3 則留言

  1. 文创旅馆如果真办起来,会达到怎样的效果呢?我想像不出呢!
    若如此,那许多行业皆可搭上文创的名。当下真有那么多文化创意吗?!
    这些日子时不时还会分析善行台北之因,今天看了部短日剧后,仿佛突然间又找到了个原因:日剧日片在台常年可看到,而大多数日剧都是在简单剧情中传递人生正能量,故潜意默化到台湾整个社会为人处事的点滴间。

  2. 就是这么部剧情相当简单老套的今春日剧档,在看到结尾时,居然还是让我感动的哭了。我的眼泪是不是太不值钱了?呵呵!

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