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嬰」的終身大事,當然由父母決定

春節新年返鄉團聚,單身男女免不了被親友嘮叨(甚至審問)「終身大事」。是自己要結婚還是爸媽要結婚,檯面上與檯面下往往是兩套劇本。這是因為在台灣,多數人還知道要(哪怕無奈地)尊重兒女意見,不能隨便指派婚約;但在中國大陸,有許多父母根本沒在客氣。

2009年一檔28集網劇《中國式相親》,第一集就讓董事長媽媽對屬下端上來的幾份年輕女性履歷表,冷傲說出「學比較文學有什麼用」、「學表演搞藝術的都不要」、「身高不到一米六五不必拿上來」,還有「26歲看上去也不比我年輕」等話,活靈活現演出「女人何苦為難女人」的準惡婆婆大戲。

然後,著名主持人金星2016年底在東方衛視推出的《中國式相親》節目,更進一步炒熱這5個字(以及背後代表『結婚不是你一個人說了算』的價值觀)。2017年中,大陸網上開始出現匯集北京公園代兒女徵婚的爸媽「中國式相親價目表」,赤裸反映對北京戶口、學歷、月薪、有無房與車、外表等種種渴求,已到達坦然論斤秤兩「議價」的程度。一張所謂的「價目表」,很快被網民謔稱為「鄙視鏈」,並衍生出不同城市版本。

「價目表」也好,「鄙視鏈」也行,網民或學者再口誅筆伐看笑話,改不了大爺大媽的念頭,也動搖不了人間勢利。如果窮人和小資都在意兒女結婚對象的長相、財富與家世,上流權貴階層怎可能不更勢利?

署名「羊博士」的評論者寫道:「有段子說兩個有房有車的北京本地人結婚,等同於兩個上市公司合併。看似一句調侃的背後卻影射出戶籍福利的真相。戶籍就是財產,財產區分階級。」「人們之所以吐槽,不是因為完全否定門當戶對,只是在階層固化的焦慮之下,擔心個人努力永遠實現不了逆襲⋯⋯」

「在這個所謂相親『鄙視鏈』上我們不難看到,男性的五級排序是按戶口、房產、學歷依次降低正常排序。而到了女性這邊,高學歷的博士海歸卻跌倒了谷底。這樣的偏見,大概是女博士被黑的最慘的一次。」

大陸相親網站「百合網」首席婚戀專家周小鵬指出:「中國的父母之所以在子女的婚姻中有這麼大的發言權,有一個原因是其中有許多父母在為孩子的婚姻埋單。」「2016年在上海舉辦一場婚禮的平均費用為20萬人民幣。這還不包括一套公寓和一輛車的費用,這兩樣被普遍視為訂婚的先決條件,而且往往是由男方父母提供。」

女方要求男方負擔高昂結婚成本,除了反映大陸適婚女男比例失調和一級城市戶口供需緊張外,說句玩笑話,我怎麼感覺也像是上一輩集體串通好的「代際支配」伎倆?

在台灣,即便爸媽替子女出了購屋頭前款,未必敢直接操控子女婚姻。在大陸,成年男人因結婚得仰仗長輩金援,拿人手短,便讓爸媽干預(甚至代為決定)自己的對象選擇?

當有本暢銷書稱中國社會有如「巨嬰國」,也許該檢討:沒有巨嬰的爸媽,哪來這麼多巨嬰呢?

在〈「巨嬰」的終身大事,當然由父母決定〉中有 3 則留言

  1. 春節回老家還湊巧參加了晚輩的相親
    兩家七八個人一起尬聊,我看人家女生臉都黑了
    第二天約會看電影,18歲女兒連夜輔導25歲的哥哥把妹以及形象包裝
    將來做個戀愛規劃師也不錯?(剛看《戀愛先生》)
    我覺得吧,我閨女找對象,大概是不需要我們參與啥了?!

  2. 身边一恨嫁女,两年前结婚的。当时她那套560万的婚房首付两百万及装修嫁妆全由她父母出,男方家及男方本人有严重屌丝作派,完全是一毛不拔。男方开始说好出首付的四分之一,结果反悔了。
    她父母为此真是一肚子气。坦白讲,此女真是下嫁了(男方父亲是来自有名的民工之乡安徽阜阳,母亲是上海去阜阳的退休返沪知青),为嫁而嫁的大典型。这样的婚事我也是闻所未闻的

  3. 男方家庭条件虽比不上她家,但男方在银行有份收入不错的工作。所以问题的并键是并非是男方一点钱都拿不出来,而是那男的一分钱都不肯出(男的在她面前装穷)。单从此就看出那男的真是太没“品”了。
    照理,若男的经济条件差些,双方是可商量的,她家多出点钱,男方少出点钱,这都是能让人理解的。

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