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府中15

「雙喜」:花錢買不了奧地利的歷史文化

2016年9月份府中15紀錄片放映院選片「雙喜」(Double Happiness),是定居台灣的奧地利導演艾蘭(Ella Raidel)第二部紀錄片。帶著不正面批判的冷靜詩意,以看似接近天地不仁的鏡頭,反而透出絲絲理解,是看起來冷、心口溫柔的中國山寨文化探討紀錄。 閱讀全文 「雙喜」:花錢買不了奧地利的歷史文化

「超級影評的傳奇人生」:竟有如此強大的影評王

府中15紀錄片放映院的4月好片之一。「超級影評的傳奇人生」(Life Itself)描繪影評人羅傑艾伯特(Roger Ebert)豐富而成功的一生,25歲起在《芝加哥太陽報》擔任專職影評人,是當時全美最年輕的報紙影評人,1975年獲頒普利茲獎,是第一個影評人得主,而這殊榮,也常成為他和別人吵架時抬出來自褒的免死金牌。 閱讀全文 「超級影評的傳奇人生」:竟有如此強大的影評王

血淋淋又超現實的「鳥人」及其他

「鳥人」(Birdman)很炫,而且擺明要讓你感覺很炫。以戲中戲結構,呈現「百老匯vs.好萊塢」的雅俗、舊新、內涵與包裝之爭,但兩者同樣是生產故事,同樣面臨「真/偽」之爭。多場一鏡長拍固然濃縮「戲如人生」的壓迫與解放、狂熱與憂傷,但過多「人生如戲」的連續高潮也讓觀者神經緊繃,少了希臘悲劇能達成的洗滌感。對各角色、階層、關係的諷刺拳拳到肉,演員情緒張力滿到爆炸,但證明好萊塢實在很愛拍圈內人,與另齣講大明星毀滅生態的「寂寞星圖」(Maps to the Stars)參看別有意趣。 閱讀全文 血淋淋又超現實的「鳥人」及其他

混搭的「黃飛鴻之英雄有夢」及其他

五年前還在打官司時,如果有人說娃娃臉的彭于晏有一天可接演李連杰的角色,大概沒人會相信,但「黃飛鴻之英雄有夢」確實讓他更上層樓。攝影、美術、甚至梅林茂的一兩段配樂都厲害,但過於赤裸的血腥暴力也讓我屢屢閉目養神。感覺這已不是我認得的黃飛鴻,而變成一個可以無限延伸創意的新公仔,彷彿在看「無間道」、「十月圍城」、「葉問」和「血滴子」的混搭作品,技術是突破了,但清末功夫片的意識形態桎梏仍文風未動。 閱讀全文 混搭的「黃飛鴻之英雄有夢」及其他

比預期好的「逆轉勝」及其他

五月天怪獸溫尚翊擔綱的「逆轉勝」,比我想的好很多,孔玟燕導演頗有商業潛力。只是行銷盲點不少,包括海報兩男特寫,感覺像老土的黑道片;忽視女主角小香(黃姵嘉飾演)在全片起承轉合的重要性,實際看戲觀眾會發現怎麼是平凡少女小香的逆轉勝,男主角變成心靈導師;最後就是刻意淡化撞球題材,不強調體育勵志類型片,但最好看的戲多半是打球戲,包括爭取到國際撞球女王們現身客串,同行朋友在旁驚呼連連。 閱讀全文 比預期好的「逆轉勝」及其他

「如果在法國。一個旅人」:騷動與淡定的結合

府中15選片。紀錄片「如果在法國。一個旅人」(Journal de France)起手就很美,男主角想拍一個沒有車沒有人的十字路口小店,不容易,但攝影大師雷蒙德帕東(Raymond Depardon)就是等著,而且等到了。 閱讀全文 「如果在法國。一個旅人」:騷動與淡定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