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投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近期一席(戳破中國過去三年GDP可能造假的)演講受廣泛矚目,我單挑其中一段話呼應:
在直覺上我們總是認為一個地方的年輕人越多,經濟越有活力越有創造性,經濟的消費活動會越旺盛;老年人越多情況則剛好相反。但是在疫情以來在中國數據之中,我們看到的情況剛好相反,年輕人越多經濟越沒有活力,老年人越多經濟活動越活躍。
就是疫情以後,在中國社會上,到處都是生機勃勃的老年人、死氣沉沉的青年人和生無可戀的中年人。
從經濟學家口中聽到這麼人文感性用語的形容,讓我驚訝。但這個結論我早有數。
中國大陸多的是有退休金的人在玩。年輕人工作崗位難找,有工作的中年人則內捲嚴重。
正如近期我參加的旅遊團,清一色是退休夫妻出遊,有的今年已經是第四趟出遠門,有的明年前兩趟已都有目的地。
餐桌上不是談養生、醫療、長照,就是談各自旅遊經歷,談米其林追星,談股市與投資,談參加的社區大學課程,談台灣各大展覽。
這些長者(或準退休族)保持運動,投資或存股有術,兒女長大就業,很多不在身邊或國內。卸下人生重擔後,活得生機勃勃。
或許你要說這是他們努力後應得的,也可以說時勢造英雄,遇上了對的機會窗口,或者如顏擇雅所說「最低的水果摘完了」。
高善文對中國大陸的觀察,在台灣依然有既視感。
#只是加上形容詞的都難免有誇大渲染之嫌
#一定有老人不生機勃勃
#一定有中年不生無可戀
#一定有青年不死氣沉沉
我打算做生機勃勃的中年人。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