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虛構的故事與真相》

沒能力考核史學界不同研究觀點的真偽,但這本日本學者的著作獲得台大、輔大教授推薦,應仍有可觀處。

至於中國大陸不歡迎日本人所寫各類解析中華歷史的著作,則多出於民族意識形態防衛慣性。

本書透過大量考古證據、尤其是甲骨文文獻,對照諸多通俗歷史所述故事,發現這些偽造出的說法,更多是後世想完成對前代的某種品牌塑造、或對某種意識體系的依託製造——而且可能是輾轉幾代、多位作者的集體接力。

比如,紂王酒池肉林等故事,起初是周朝想建立自己推翻商朝的合理性,所以推出「天命」這個說法:

在西周時代的階段,強調的是殷王朝的統治階層因為沈溺於飲酒而失去天命。然而在進入春秋時代之後,追求的是可以從中得到教訓的故事,尤其盛行創作典型名君和暴君的故事,描繪君主應有和不應有的樣子。

司馬遷對商紂王各種暴君形象的描繪,不基於任何證據研究,而源自《荀子》、《韓非子》、《戰國策》等書,卻被後世定為一尊。

從西周到春秋戰國百家思路的變化,可看出中國文明中特別喜歡「歸因於一人」的傾向。成也是聖王霸主一人,敗也是昏君梟雄一人,華夏民族對上位者臉譜化的高度興趣,或許透露出不重視個體意識發展,而更多崇拜單一圖騰。

這本厚書充滿眾多可咀嚼之事。

(寫於2024年12月20日)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