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的心》香港行

這就是我上週去親友擔心的「疫區」香港的事由:香港的公益團體「災後心理輔導協會」策劃編輯的新書《感恩的心——四川孩子災後生命的反思》新聞發佈會。因為我是這首歌的作詞人,所以他們邀請我寫序,以及出席致詞和簽書。

本來他們也邀請了陳志遠老師,陳志遠太太陳咪咪本考慮代表出席,後又擔心H1N1新型流感而婉拒。

結果我們一到香港機場,發現除了工作人員,中外旅客幾乎沒人戴口罩。到了大街上,三天看到戴罩的也不超過十個。

很感謝這次的主辦單位,親戚不算,他們是我見過最熱情親切的一群香港人。謝謝協會總幹事杜永政(Tim)、副總幹事小玲、本書編輯兼公關主任彭碧珊(Joe)、義工屠烈克(Kevin)及夫人Pat、鄭婉玲(Janet)及姪女Selina。

尤其我想謝謝Kevin和Janet,你們待人接物的體貼、成熟、周到,果然都是在商場大風大浪過的前輩,也讓我的小旅行備感安定與溫暖。

這次的新聞發佈會,儘管到場記者不多,但我也接受了鳳凰衛視和中新社的專訪,還認識擔任司儀的TVB娛樂主播張棟梁與黃曉明(對,你沒看錯,只是此二人非彼二人)。

甚至,在同樣的香港文化中心一樓,巧遇當晚要與香港中樂團合作演出的齊豫,兩人大大擁抱一下。表哥和表嫂也特地到酒店來小聚。

最重要的是,要不是本書邀約,我根本不知道這首15年前的老歌在大陸這麼火?因為香港人本來是不知道這首歌的,協會義工深入災區,才發現當地人自發地在很多場合獻唱這首歌給一年來幫忙的志願者。當地的小學甚至以這首歌的手語歌做晨操。

坦白講,從當年發表後,這首本寫給日劇「阿信」的電視主題曲,遭到台灣各單位、組織、公司與政界的厚愛,但也不乏「濫用」,搞到最後很多上位的推廣者喜歡,基層被強迫唱的人卻大反感。

我自己就聽過一個小學生當著爸媽面說:「難聽死了!」因為在學校被逼著唱。就算不被逼,我想比起其他更生動有趣的流行歌,這首「感恩的心」哪會是尋常小朋友或青少年喜歡的?

連招待我的香港朋友一上車就好心放給我聽,聽了若干遍後我也告饒:「我們可以換點別的歌聽!」

真的,感恩一旦「刻意」,就跟不少宗教徒滿口「感恩」,卻可能毫無相應心念一樣虛偽。

總之,「感恩的心」變社教勵志歌我不介意,千萬別變成假惺惺的八股歌就好。在台灣或許已變八股,但知道它在四川卻變成真正點燃倖存者「內在重建」的一點助力,我自己其實也充滿感謝。

書中獲選的文章多來自國中和國小的學生,一個13歲的同學說:「『我來自偶然,像一顆塵土,有誰看出我的脆弱』,這首歌深深打動了我,我相信塵土雖小,但有自由飛翔的可能!我雖然渺小,但也有可能成功!」

在寫「一顆塵土」時,連我也沒想過塵土有飛翔的可能。

作品完成,就在世界流通(或不流通)。每個領受的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完美詮釋。

比起災民,非災區的生活可能安逸到不真實。我只不過寫了一首詞,卻得到這樣的迴響與推崇,只能說:謝謝!祝福!

(更多照片請見「我的相簿」)

在〈《感恩的心》香港行〉中有 0 則留言

  1. 請問作這首曲的陳志遠老師
    和你年紀差不多嗎
    好像很多音樂人並不是科班出身的
    可是我聽過很多他編的曲
    感覺好像以前是讀音樂相關科系或學校?
    去年金曲獎有看過陳老師的夫人
    感覺很年輕不知道是不是曾為藝人
    很同意你寫的這句:
    真的,感恩一旦「刻意」,就跟不少宗教徒滿口
    「感恩」,卻可能毫無相應心念一樣虛偽。
    現在人說感恩就和說朋友關係一樣容易:(
    很多為了感恩而說感恩的…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