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樂融影評53:受難記-最後的激情(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

看電影「受難記:最後的激情」,對我這非教徒來說,是種膽戰心驚又迷惑的經驗。可怕的是逼真寫實、拳拳到肉的拍攝手法,如果是一般動作片,早被影評人或什麼學界及民間清流單位罵到臭頭,但它是聖經故事,強調照福音書呈現,所以沒人敢說什麼,反而可能激發信徒觀眾莫大震撼與感動。

因為,千百年來,人們習慣看到十字架上的耶穌雕像或畫像,雕像畫像無血無肉,不會喊疼,不會面部扭曲,不會像凡人肉身一樣傷筋動骨後慘不忍睹,反而常常和東方宗教藝術一樣把佛菩薩處理成頭上有光圈,看來莊嚴平和,雖可能悲傷但無限慈愛。

但電影主角可不是這樣,銀幕上我們真的看到大量的血,遍布的傷口,看到刀棍棒鐵鉤等各式凶器,看到受苦的臉、打腫的眼、髒垢的頭髮,沒看到光圈和天使,沒聽到悠揚的教堂風琴,但看到塵土、烈日、哭喊與殺紅眼的暴軍暴民。

標明走寫實路線,編導注意力完全放到仿古典希臘戲劇的格式,集中焦點在處理耶穌死前十二小時的主旨,這樣的敘事相當簡潔有力。但是,對非教徒觀眾,片中耶穌生平幾乎毫無著墨,耶穌教義幾無陳述,一下就得目睹一個看似普通人從容赴義,號稱為世人領罪的結局,認同感勢必出現點困難。也許,虔誠的天主教徒梅爾吉勃遜,這次為了熟讀聖經的純粹教友而拍的企圖心大過一切。

作為非教徒,一定程度的震撼當然有,但那是建立在影片呈現的人間的粗暴、對立宗教勢力的不容情、無知群眾的易受煽動、人性普皆存在的暴力欺壓等等子題觀照上。我在戲院中竟然翩翩聯想到的有教廷中世紀對許多異教徒或普通百姓的迫害,想到十字軍東征的與伊斯蘭教對抗,想到片中執意害死耶穌的猶太教祭司的弱點與邪惡,也可能重複出現在後代眾多不肖不同宗教的神職人員身上。想到耶穌和釋迦牟尼的苦行,忽然覺得兩千多年來宗教的不堪。

如果有人看完,還只認為猶太人族群該為耶穌之死負起責任,甚至揚言批判本片「反猶」,那就完全違背梅爾吉勃遜的初衷,而且於愚癡地把這片子看小了。據報載梅爾說我們每個人都得為此負責,這恐怕才是耶穌要為世人領罪的真相。

即便從佛法的角度,說到底我們每個人都得為世間發生過的共業負責。這是修道者終於自覺到的問題,我們無法只為小我的生命謀溫飽逸樂成功,因為生命各各相關,牽一髮動全身。這世上的好與壞,甚至過去與未來的好與壞,我們都有份。

看本片我最大的失落是:它太缺乏我先前對聖經不解之處的延伸補充,也就是說,這只是立體化聖經故事的片段,但是真相呢?耶穌在想什麼?能走在水上能行神蹟又能復活的耶穌,在遭受皮肉割裂時真的會痛嗎?耶穌在荒野祈禱、與天父溝通一向是類似片中開場那樣「狂亂焦躁地喃喃自語」(對不起,這是我看到的感覺)嗎?信心堅定的耶穌為何最後在十字架上突然說:「我的神,你為何離棄我?」誰真能確定這句話的含意?

更不解的是:據報載,梵諦岡教宗看完後說了四字評語:「就是這樣。」就是哪樣呢?這個背書解釋了什麼?

我查福音書,除了說兵丁鞭打、吐口水、拿荊棘編成冠帶在耶穌頭上,沒有一個弟子描述出如電影中那種殘暴苦痛,難道目睹的弟子這麼平靜?沒有人想描述他們的聖師那些皮開肉綻、鮮血如注或在漫長路途揹不動巨大十字架而屢仆屢起的慘狀?我無意說電影是否有添加自己想像的煽情,但是我奇怪這麼具有感染力、足以讓信徒捶足頓胸的聖師受難經過,和耶穌最親的使徒們為何反而決定輕描淡寫?在這部電影透過聲光科技創造影史前十名賣座紀錄後,我疑惑未來還有沒有對聖經情節容許其他想像解讀方式的空間?

引用經典再創造,本就可能造成不熟悉原典的閱聽人辨識風險。就像不知道李白詩作的人,會誤以為黃安「新鴛鴦蝴蝶夢」中「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是黃安作的;同樣不曉得三國演義開場白的人,聽到潘越雲唱「幾度夕陽紅」,可能誤以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是瓊瑤寫的。未來,當基督教與天主教信徒或非信徒都認同了「受難記」片中的形象和角度,做為他們心目中的耶穌殉難真相,梅爾吉勃遜投資製作編導這部片的是功是過,在歷史的大格局裡可能就未可知了。

(2005.7)

在〈陳樂融影評53:受難記-最後的激情(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中有 0 則留言

  1. 讀過有一類解釋
    耶穌就像[老子]中的[芻狗]
    或scapegoat
    人們將恐懼投攝在代罪羔羊身上
    就能代人受過
    耶穌成了文化人類學或神話學中的象徵圖騰..宗教儀式
    因它不是真人
    像古代近親亂倫弒親等戲劇都在釋放潛意識的壓抑欲望
    現實就能避免發生
    另有說耶穌之死象徵冬天與死亡
    是生命的循環
    接著便是春天的生機
    就像耶穌帶來永生
    最後赤裸的處理痛苦
    就像設立原子彈公園
    要真切面對痛苦與殘暴的可怕
    才不會美化暴力
    悲劇才不會重演
    這是看完老師文章的一些些想法
    謝謝老師的分享~~
    團體合作真的很容易成為有才人士的挚軸
    老師別用他人的錯懲罰自己喔~~

  2. 感謝陳維
    是「掣肘」對吧?
    但看某本書上說今年我的課題
    就是要縮小自我融入團隊
    所以也只能「同舟共濟」


  3. 謝謝老師糾正
    我這中英文系的對中英打字這麼粗心該打屁股
    不過聽老師這樣說
    我卻一直覺得老師很融入人群呀
    還是我太獨樂樂了
    但也獨樂樂的指導老師理直氣壯說
    康德的靈感也只有窗前鄰居那棵樹
    無論是保有自我或融入大我
    希望我們都別變成壓迫他人或被壓迫的對象就很好~~

  4. 我看过《耶稣基督最后的诱惑》这本书,虽是小说,但也给予我对耶稣基督一些了解。所以对这部电影,我觉得这是部拍给教徒看的电影,只呈现真实,却不多做解说,有种知者自知、言多则失的意味。所以教皇说,就是这样。最后基督复活的一幕,让非基督徒的我很受感动。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