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誌專欄:好像從未離開的地方

第一次去大陸水鄉,去的是江蘇省昆山市內的周莊。

可能是來去匆匆,可能是光天化日,雖然驚豔那古裝片的場景就在眼前,但觀光客太多,河道太窄,坐在船上的我很容易因岸上遊人分心。

2010年10月去了浙江省桐鄉市的烏鎮,去的還是後開發的西柵景區,加上一晚住宿,滋味顯然不同。夜晚走在石板路上,看著一扇扇打烊後拼上的木條門,好像真有那麼一點風情。

儘管心中還是留著「大型中影文化城」的陰影,但不斷告訴自己,這不是搭建出來的景區,是真有人長期居住過的民宅。我不該因為人家整復得美輪美奐,就懷疑是純後天人造設施。

但我還是好奇瞭解了一下,原來是地方政府組織當地居民,讓居民把老房提供出來統一規劃,原住戶成為整個景區開店作買賣或民宿的職工,幫忙看守房舍及活絡當地經濟,開店的搬出去通勤,開民宿的留下住在景區,但能使用的面積顯然少於當初自己的住家。

這個方法看來是讓「城鎮」變「景區」的最佳解決方案?但前提顯然必須在集權國家才方便施行。否則,光一個民眾訴願或「釘子戶」,就夠讓土地徵收難產。就算徵收了,民眾若全數被迫遷徙,當地的「人味兒」顯然也會大大減弱,那時看到的就真是「中影文化城」了。

走在西柵,看到還有做傳統活計如補鞋、製醬油、做扇子的師傅,一方面感到新鮮,一方面也不禁擔心:真的有生意嗎?來去匆匆的觀光客,晃過店面拍照是一回事,真有足夠的購買量支撐這些傳統作坊?

再想現實一點:如果沒有生意,景區會不會把某些生意收起來,換成比較好賣的東西?還是他們會配合這古色古香的環境,就算生意不好的鋪面,但如果有「味道」,也會貼錢要他們開著,當「裝飾」?

十多年前去過英國莎士比亞的故居史特拉佛(Stratford-upon-Avon),不大的小鎮保留著維多利亞時代建築,圍繞在莎翁的生平與戲劇當賣點。風光明媚,房舍光鮮,連路邊的街頭藝人都看上去氣質不凡,不彈吉他而拉小提琴。

儘管我佩服這樣的整體規劃,但總還是覺得「包裝」意味太濃,儘管我們看到的的確是他出生地點,但早就無法重現莎翁真正的生活,更不用說他曾經感受過的人情。

畢竟,到處都是海報、招貼、雕塑、指示牌、咖啡廳的「故居」,絕不是當年莎士比亞還是普通人時候的原鄉。一如中國的幾處水鄉,整理得再精緻復古,那也只是復古、仿古、崇古,不是真正當年那些窮人、商賈、士子安身立命的地方。

我們可以「遙想」,但真的只是「遐想」。何況,到「民居城鎮類景區」遊玩,是需要夠多的文化素養,才能細緻體會那份閒情。像我在西柵,表面上拿著相機不停往前走,好像看到很多,其實對這方水色還是魯莽的。

我們的大陸領隊年紀輕輕卻非常喜歡西柵,每次帶團來都很開心,而且感性地形容她的心「好像從未離開」。一輩子能有幾處地方讓你說得出「好像從未離開」,真是很大的稱讚吧。

在〈旅人誌專欄:好像從未離開的地方〉中有 0 則留言

  1. 在老师的笔下,我感到了淡淡的乡愁~~ 虽然我从未去过这些具体的地方~~
    说不出来的心灵的乡愁~~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