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嘩秀

厭惡所有討好式的誇張表情、語氣、詞彙、身段。

討厭(不管出於)媚俗或法西斯異曲同工將人性「工具化」的激動狀態。

沒法像藝人在台上「我愛你」那種「愛」。

沒法像政治人,在有群眾或媒體的地方「我關心你」那樣「關心」。

沒法像要領導、驅動、利用、集結別人的人,在有群眾或媒體的地方「我挺你」那樣「挺」。

多少人都是大說謊者。

眾聲喧嘩是可觀的能量,但完全不懂沈潛、內斂、深刻、淡雅、致遠的喧嘩秀,卻是徹底的空乏。

美國作家何偉(Peter Hessler)在成名作《消失中的江城》形容,看到90年代他的中國學生課堂英語話劇誇張的演技,使他認為「這和動作誇張而程式化的傳統中國戲曲的影響有關」。

而我們一般人對傳統中國戲曲已經相當疏離了,怎麼還擁抱類似的電視劇和新聞「演出」樂此不疲?

在〈喧嘩秀〉中有 0 則留言

  1. “沒法像政治人,在有群眾或媒體的地方「我關心你」那樣「關心」。”
    现实生活中不乏这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