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動畫片轉戰一般劇情片,宋欣穎編導出一部成熟流暢的商業懸疑作品,題材頗具野心地囊括政治、兇殺、情慾、親子、乃至傳媒生態等多面向,有滿滿近兩小時的緊湊布局,也有叩問女性意識的企圖。
但在角色書寫上,不免出現九成押重本在漂亮主播邵雨薇一人身上、其他角色說服力欠佳的偏廢。
包括雙掛頭牌的林美秀,雖已突破個人戲路,但前面多數篇幅導演都太想讓觀眾懷疑她是蛇蠍女,而不免在表情管理上斧鑿過深。李天柱的癡情,曾少宗的徬徨、甚至鳳小岳的權謀,稱職中都似乎少了一點劇情設計上的餘韻。
但我驚喜發現,鳳小岳的口條比《華燈初上》劇集有極大的飛躍。而邵雨薇也成功在如此戲份烘托下,展現多層次演技。
很容易感覺編導想讓觀眾思索的是:「惡女是誰?」「是否人人都有潛力成為惡女?」屏東國中畢業胖妹vs.台北菁英白領美女,在這社會上都有男人愛,都佔據令人艷羨的社會資源(甚至還有讓二女住同一棟豪宅的巧思),為什麼前者的獲利就自然讓吃瓜群眾「浮想聯翩」,而後者位居金字塔上方卻覺得一切都是自己努力得來?
大眾對林美秀這一「恐龍蛇蠍女」(片中重複出現的汙名)的不滿背後,是否還有一種「你憑什麼」的先天歧視?
更妙的是,編導透過總統府幕僚高英軒(酷似他在《人選之人》角色)與檢察官鳳小岳的黑箱操作,凸顯出,這社會「惡男」可能遠比「惡女」多多啦。
「惡女」一詞看似聳動,但在不同年代、甚至不同社群,要當得起這頭銜的女性,其實已經有很大的變身。古代潘金蓮多淫就算「惡女」,李昂寫《殺夫》時要那種「弱勢反撲」才叫惡女,但到了宋欣穎的年代,人性之惡已經潛藏入更多深沉幽微的變形。
影片考慮商業性,沒能太努力深挖社會集體意識以及更多「惡女」群像,但已經算交出一份用心之作。
日本早年有部类似名字的久石让作曲电影我一直想看
我看了 覺得電影不錯
多謝推薦
林美秀的腳色讓我想到木嶋佳苗跟傷寒瑪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