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榮《莊子解讀》筆記3:客體與主體的「相待」

非彼無我,非我無所取。是亦近矣,而不知其所為使。
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朕。可行已信,而不見其形,有情而無形。

(傅佩榮白話)沒有外在的一切,就顯不出我的存在;沒有我的存在,也無法肯定外在的一切。這兩者其實關係密切,只是不知是誰造成這樣的對立狀態。好像有個真宰存在,可是又找不到它的跡象。它的運作效果十分真確,可是看不到任何形象,它是真實而無形可見的。

這裡客體(彼)與主體(我)的「相待」,非常像佛法說的「緣起」性空。一切都是有條件才生、也因條件而滅。

佛教的緣起論,否定唯一或單一的造物主,使它與世界種種一神教信仰(如婆羅門教談「梵」),產生本質上的不同。

莊子這段話重點在「非我無所取」,唸經的人也和經書一樣重要。

在〈傅佩榮《莊子解讀》筆記3:客體與主體的「相待」〉中有 1 則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