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數字三篇

1

2024年8月12日財政部公布最新統計:

  • 全台有56萬3100人持有非自住住家用房屋,年增逾1.7萬人
  • 持有非自住住家用房屋人口中,以持有1戶為最大宗,共46萬0196人,占比超過8成
  • 持有7戶以上者共3482人,占比0.62%
  • 持有10戶以上大戶有1519人,占比0.27%
  • 全台持有7戶以上非自住住家用房屋共3482人,2025年可能觸及新制最高稅率4.8%

稅率提高,對那三千多台灣超級有錢人應不痛不癢。

2

由於日本人的壽命,越來越長,因此日本政府在修訂「經濟財政營運方針」時,考慮延後認定日本「老人」的年齡。有日本財經界人士認為,將日本老年人的定義年齡,設在75歲,是「比較現實的」,
據日本媒體報導,如果日本政府上修「老年人」的法定年齡,那麼可能會影響到日本企業訂定退休年齡的標準,以及領取養老金的年齡。

當新聞動輒稱五六十歲的人就已是「老翁」、「老婦」、「老嫗」,法定年齡提高與尊重毫無關係,只跟政府想晚拿出錢有關。

這種吃老人豆腐行為不可取。但全球政府卻很可能陸續要吃。

3

8月19日主計處公布2023年所得收入,各年齡段都創新高。幫大家整理下,方便對答案:

  • 未滿30歲平均所得54.59萬元,平均月所得約4.55萬元
  • 30至34歲平均所得69.69萬元,平均月所得約5.80萬元
  • 35至39歲平均所得78.85萬元,平均月所得約6.57萬元
  • 40至44歲平均所得86.56萬元,平均月所得約7.21萬元
  • 45至54歲平均所得92.40萬元居冠,平均月所得約7.70萬元
  • 55至64歲平均所得79.69萬元,平均月所得6.64萬元
  • 65歲以上平均所得47.70萬元最低,平均月所得3.97萬元

去年所得收入者(含受僱者、自營作業者、無業家庭經濟戶長等)1645.97萬人,所得收入(含受僱報酬、產業主所得、財產所得收入、自用住宅設算租金收入、移轉收入等)平均70.90萬元。

主計總處官員提醒,所得收入的概念與薪資不相同,包含範圍更廣,除了薪資,投資產生的利息收入、租金,以及政府移轉收入等都算在內。

在〈[時評]數字三篇〉中有 3 則留言

  1. 這個資料給我醍醐灌頂的訊息是:
    45歲到54歲是賺錢的最高峰。
    所以養老規劃不要等55歲以後再做,那時已經太晚了

    1. 但我注意到很多好大學的大學生
      在校就開始實際投資
      在理財之路上
      比我們走得早太多

      加上萬一有中產以上的父母
      不是替小孩把保險買足
      就是有房子饋贈或幫忙頭期款
      更多錢的人還早早每年法定最高金額贈予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