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月男孩」的提點,我用一個小程式在臉書上對通訊錄的朋友,又做了一波新書宣傳。
然後,我收到紀錄片導演陳俊志Micky主動發的一篇推薦。
「安安靜靜在週末午后向大家推薦陳樂融大哥的新書。十年前,『美麗少年』上片前,素不相識的樂融大哥邀我上他飛碟電台的節目,他也在他的專欄裡想方設法讓讀者知道同志青少年這個議題,他用他的方式持續關心著他察覺到的重要議題。
這十年間偶爾在試片間會碰到樂融大哥,他遠遠微笑地看著我身旁的小男友換了一個又一個。他總是一貫的溫文儒雅,如同在我很愛看的超偶裡,他那種平和卻有力道的講評風格,不浮誇不張揚,在時間的檢驗下,顯現出一種鍛鍊出的力道。
美麗少年老江湖,過去那麼張揚的我,慢慢見識清楚江湖裡真正的人物了。」
我看了很感動,沒法立刻在臉書上打一個「讚」或留言「謝謝」之類的。
隱隱覺得需要以更隆重的方式謝謝。
他說的往事我當然不記得了。一如我常常不確定和哪些人是如何相識、又留給別人什麼第一、第二或第N印象。
最喜歡提醒我的一個朋友,也是這次收錄在《我,作詞家》書中的廖瑩如,她當初來應徵飛碟唱片企畫時,據說我低頭瞄著履歷表,還沒正眼看她就發了問:「三專還是五專?」
瑩如笑語盈盈地回憶,我卻悚然尷尬:原來當年當主管的我也如此「托大」?還是急性子的我,在工作上常常如此單刀直入?
總之,我們與別人的接觸,成見也好、刻板印象也好、美麗的誤解也好,通通都已經不操之在己。
謝謝Micky還記得我較好的一面。願意在十年後因著我的新書出版,美言,且溫暖了我。
他在為弱勢做的事情依然很了不起,而我卻大多還是為主流服務。
儘管對某些議題偶有關切、涉獵、甚至偷渡、聲援、批判,但我在光譜推向兩極的人士眼中,或許還是太中立與安全?
俊志的小讚美,讓愛檢討的我,忍不住又寫下了這些委婉的肺腑之言。
樂融大哥,剛剛不小心逛到你寫了這篇耶,挖挖…
我就想說我Facebook上朋友很多,大概FB加我的朋友也都是對文學、藝術或是社會運動有興趣的朋友,剛好是週末輕鬆的時間,我就想說來幫你發個書籤推薦。結果回應非常熱烈啊,但回應是用書籤系統回應的,並不是在塗鴉牆上,所以我不知道你有沒有看到那些回應。(我可以算是電腦白痴啦…..。)有一些回應是你的朋友呢,像夾子小應,還有現在在瑞典的陳文芬…。如果你那邊是看不到的,我再整理起來e給你,you deserve it!
我只能說,你誠心待人,在很多人心裡留下了美好的時刻。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