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聖教》書評:穿出奢華:亞洲人的集體美感造神?

終於有一本豐富、平易、好好研究「穿著奢華市場」的報導書《亞洲名牌聖教》(The Cult of the Luxury Brand : Inside Asia’s Love Affair With Luxury),該慶幸(還是反省?),這本書瞄準的是多金(或愛買)的亞洲人。

兩位品牌及零售業專家作者Radha Chadha & Paul Husband開場白:「早在一百年前,亞洲的時尚腳步就跟著西方潮流走。」乍聽有傷民族自尊,也罔顧華夏民族在更久遠之前曾引領西方不少美術、裝潢、衣飾潮流的史實。

但單從十九世紀末看,跨國巨獸對後進國家的侵略、殖民、通商,直接型塑了被征服的亞洲國家上百年「崇洋」心態,那麼我們的確該承認:現代服裝及配件工藝技術及美學,確實是由歐美一手遮天。即便偶興起一陣「東方熱」,也常常是由西方「借東風」後,加油添醋反吹回東方。

站在社會、心理、比較文化、經濟、行銷等不同觀點,作者用力分析了亞洲社會較為「從眾」及「好面子」的民族性、60-90年代快速的經濟崛起、名牌從早期代理授權轉向直營、各級商城通路佈建、和熾盛的仿冒市場助長「品牌教育」等因素,但我還是強調「近代史上亞洲與西方不對稱關係」所帶來的深層崇洋原因–畢竟,「被侵略」才是超越書中不同種族、文化、宗教、經濟、政治的亞洲國家,百多年來最共有的連結。

當講到上世紀20年代旗袍這種「國服」,都扯上「仿香奈兒剪裁,袖子短,開叉高」,50年代旗袍「整體剪裁『比較有結構性,狀似葫蘆』,這是迪奧的風格」–你或許可以想見,在作者眼中文化的「主體性」,一點不構成跨國資本主義全球拓展的威脅。或說,我們亞裔的民族文化主體性,恰好如此「和諧」呼應著跨國時裝巨擘的需求?

擁有品牌商提供的資料和實際走訪各國的採樣調查,做為流行零售業研究,本書有精彩的成績;做為流行文化評論,本書卻也饒富可觀。比如,本書戳破在中國,奢華商品先發達起來與男性而非女性有關(全世界特例),和送禮(合法或非法)市場也有關,和「競富較奢」而非「美感實踐」更有關。

也可以說,華人「面子熱」、「關係狂」不形諸此,也會形諸彼,西方名牌閃著英文字母的標誌,註定比「船堅炮利」更適合。

當然不能遺漏,兩岸三地女性首要精品愛用者,不是白手起家的女子,而是闊太太(包括從娘家或夫家而闊)和情婦(也許還需加上各種賣春女)所組成的「婚姻不滿足」集團。

從先富起來的香港、臺灣再到內地沿海都會,服裝預算是多金但不忠的男人願意認列的「家務支出」,而這些支出不花白不花地轉手貢給可以提升女性「自我認同」和「同儕炫耀」雙重價值的奢華衣物。

當粉領和青年也開始(志願或被迫)細數名牌間細微的風格差異,我們可預見:宗教崇拜般的名牌熱,正進行下一波價值深化改革……

(原載2007Self悅己雜誌)

在〈《名牌聖教》書評:穿出奢華:亞洲人的集體美感造神?〉中有 0 則留言

  1. 這本書的作者有兩位,一是美國人,一是印度人。所以其實是結合了東西方觀點。行銷與社會學出身的兩位作者使得這本書既具有批判意識,卻又同時告訴讀者,如果亞洲人企圖自創品牌,倒是可以參考這些奢華名牌在亞洲這些國家的擴展模式,讓亞洲品牌也能反攻。 簡而言之,這本書兼具批判性與實用性喔。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