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建築》書評:在無情土石中,追尋無盡幸福

21世紀,在全中國的大城市,都沸騰地變成越來越相近的大工地時,談建築的形而上意義,是重要或完全不合時宜的呢?

寫哲學、愛情、旅行都不意外,但英倫才子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以百科全書式的博學,出手本屬專業的建築領域,交出《幸福建築》(The Architecture of Happiness),就稍微有點過份了–當然,這是指讓很多建築史學者汗顏的角度開玩笑說。

專家學者看建築,從力學、數學、材料、施工,延伸到政治、社會、經濟、氣象、地理、藝術,當然是有的,但很少人真以感性口吻,巡禮古今這些暫時屹立大地的人工建築,努力識破土石背後的內容,如何呼應不同世代人類內心的渴求。

現代都市居民沒法蓋屋,多選擇成屋,但在漫漫歷史上,按己意造屋的人非常多。富貴之家有富貴的作法,庶民有庶民的,從鄉村到城鎮,人類因地、因材、因時尚或者政治規定,蓋過不同他們覺得美麗、氣派、溫暖或便利的住屋。而這些房子顯現出的結構、功能與裝飾多麼歧異!

即便影響20世紀量化住宅最多的建築師柯比意(Le Corbusier 1887-1965),理性到嚴苛地說房屋功能只有:「一、阻隔炎熱、寒冷、雨水、竊賊以及好管閒事的人,二、接收光線與陽光,三、提供若干隔間,適合用於烹飪、工作和個人生活。」

他依然威權地樹立了強調「效能」的現代主義美學,讓無數(醜陋、無情、面貌統一)的集合住宅、工廠,都可以找到美學意義上的棲身之所。

幸好,「現代」隨時在變,沒人能竊據「現代」而不朽。作者用很多實例(包括柯比意的失敗之作)來證明:建築不可能不反映設計者的心靈。當然,以商業建築案的昂貴成本計,建築反映更多業主的心靈。

是的,我們終於要提到出錢的人這麻煩的事兒了。想當初我曾想唸建築系,但馬上就得知建築系學生的精彩生活,和將來匍匐職場前進的景象完全不同。多數人淪為繪圖工,少數人成為平庸的套裝設計師,更少數把自己變成可和業主應酬的大牌商人。當心中只有成本、造價、法規、容積率、建蔽率、樓地板面積和外國式樣範本時,「幸福」成為文案銷售員的詞藻、精美樣品屋的假像。

當多數人買屋不是出自「身份地位驅策」,就是將就「實用條件需求」,書中不懈地提到對設計師的期許:「設計建築,就是強迫自己拋棄一切自以為早已知道的事情,…承認關掉電燈或者打開水龍頭這類日常舉動,其實具有神秘難解的複雜性。」「設計上的小細節如果受到忽略,我們通常不會感到長久的痛苦,只是會被迫更加努力克服困惑不安的感受。」

就連富商也未必有福份宣稱,擁有一幢真正貼心的住屋,因為再好的建築也需要居遊其中的人,日夜以愛智之眼磨蹭,才能真正領略。人生,這點小小的公平還是有的。

(原載2007Self悅己雜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