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閱讀(2):知性與感性

上次談到「立志」對普通讀者來講稍微嚴重了點,多數人脫離學校之後還繼續看書,除了工作、考照被逼之外,應該都只是為了興趣、消遣,不在於研究特定主題。

我自己的閱讀口味明顯也有階段轉折。像我少讀文藝類散文、小說已經好些年。很少有時間讀長篇小說,也很少願意把一本傳統的散文集讀完。

不是我失去文藝細胞,而是不大需要沈浸在文藝氣息過濃、專務情節發展或文字意象之美的文本中。

我想尋求的是書本裡的知性多過感性,或者,精確地說,帶著「知性的感性」或「感性的知性」的讀本是我最愛。

不是說抒情散文或一般小說沒有觀念、知性,絕對不是,而是對現在的我來說,論知性的濃度與吸收的效率,非文學類書籍普遍更高些。

我不想在別人的情緒中過度琢磨,也沒興趣耽美於某些純文字意象的造作。我想不斷把書本回扣到自己的生涯、自己的生命。

義廣說,我這種讀書態度可能整體而言是在「勵志」吧——藉世間學問砥礪自己心智,而非坊間某些重複叫賣式的「勵志書」。

從自選輯介紹過的書看來,大家應該可以想見我平日閱讀的口味和路數:財經、科普、商業、文化、史地、心靈、醫療、教育、休閒、藝術、命理、哲學……都有可能,但主力在尋求所謂「非文學類」書。

當然,如前面所言,不是題材「非文學」就代表作者的文筆不具備「文學性」。台灣以外的很多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的學者專家(甚至該領域的資深記者),信筆拈來往往媲美小說家、詩人、散文家,行文的典雅、用典之淵博,根本就像閱讀文學。

坦白講,連一本講中醫的通俗讀本,台灣作者往往就只是像中醫師,但大陸作者卻讓我覺得是對中國古典文化有綜合性理解的學者。

更不要說多少翻譯過來的歐美日非文學類好書,論內容之豐富、溝通之順暢、跨領域之左右逢源,有如「文藝復興時代人」,華文世界作家還有很多可效法之處。

我的感性從青春期已經發展得夠豐富了,現在不需要靠大眾文學作者來刺激與薰陶,也不需要他們量產的做品以耳提面命。

我認真追求理性與感性的溫柔平衡,也鼓勵現代讀者多涉獵觀念性著述,而不要只瀏覽「故事」。

著迷於別人編織好的故事,可以成為洞察者;但觀念卻有更多機會讓我們發展自己的故事,進一步成為創造者。

在〈淺談閱讀(2):知性與感性〉中有 0 則留言

  1. 讀第一遍的時候由於有的繁體字沒有認出所以沒太明白.仔細又讀了第二遍,【我認真追求理性與感性的溫柔平衡】所以樂融老師用了一個更精准的詞知性.把【書本回扣到自己的生涯、自己的生命。】是否可以理解為學為己之所用呢?很想問一下老師對中國古代文學著作的看法,譬如四書五經這樣的著作是否可以提高【知性吸收率】?它屬於古代文學類但卻不很感性,讀這樣的書一般都要讀好幾遍,會花費很多時間,作為青年人應不應該選擇這類書籍?或者可以說怎樣的度才可以找到像您說的那種讀書的平衡?以不至於很多年輕的讀者讀完就忘,就像是【瀏覽故事】!

  2. 早了解你平时读书类别的广泛性了,也看出您现在少读纯文学类的作品。而我现在读书,基本是将知性作品和偏文学散文性的作品轮换着看。读书常换口味。呵呵
    今年看过的16本书中,其中只有6本是纯小说(长、中、短篇都有),但也没读到一本让我感动的作品。其实纯文学作品中,短篇的散文集我是较钟爱的。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