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少林寺」:★★★
這部片牽動我比較多面向的感想:
1.這不是特別講佛法的片子
如果可以把「孔子」主軸拍成戰爭片,其實也不用奇怪沒把少林寺拍成韓片「春去春又來」(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And Spring),畢竟陳木勝不是金基德,「新少林寺」是大堆頭動作商業片,「春」片是藝術人文片。
意思是:其實我們不用期待這部片會多深入佛法。
劇情沿著非常精密的商業片佈局,前30分鐘演一個跋扈毀佛的軍閥(劉德華飾演)作威作福,和其他軍閥內鬥;接下來60分鐘演他落難進入少林,終至洗心革面;最後45分鐘好人當不成,還是得大開殺戒保衛少林和民眾。
我不是假道學提倡藝術至上的評論者,我也很喜歡研究類型電影的商業製作手法,看看觀眾的情緒怎麼隨之起伏哭笑,所以當我說「不用期待這部片會多深入佛法」,只是在描述事實。
佛教徒不用因為聽到片中人口一句「阿彌陀佛」欣喜若狂,以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影視界對佛法宣教的尺度放寬。一如全球連鎖的「孔子學院」在先、周潤發主演的「孔子」在後,最近天安門廣場又豎立巨型孔子雕像,其實也不代表儒學在中國的全面復興,或者,將以原貌復興。
當然,有興趣研究中國「十二五」規劃的人,當可看出這脈絡清晰的「文化復興」,是怎樣有條件的「尊古」。
2.這是標準的港式動作片
儘管有少林寺參與,很會經營的少林寺方丈釋永信背書,但全片仍是以商業片動作煽情刺激為主,血腥打殺爆破一點不少,鏡頭處理也不含蓄,沒有因為拍少林或者以佛寺為背景,採取不同的美學。
戰爭動作暴力片當然全球都有,但標榜少林而也貪戀銀幕上屍橫遍野或殺戮特寫,令人懷疑「少林寺」只剩下「武術文化公司」?
3.這是延續「葉問」後帶著民族主義的電影
「葉問」最煽動人心的橋段當然是與老外拳王爭霸,看著當初欺負中國人的老外最後如何狗吃屎,這絕對符合某些歷史,但拍多了,總是給人「中國強了,所以……」、甚至被冠上「義和團情結」。
本片又來了勾結軍閥的老外,最後當然與壞人一樣被掃蕩乾淨,我不確定觀眾現在對這種故事的支持度,看到老外被打得落花流水,是否會如電影公司預期的那麼「爽」?
而且,把所有壞事都搬到「民初」,一如大陸電視劇很喜歡拍古裝片一樣,似乎也是某種「政治正確」,讓民眾對於整個「民國時代」的認知是墮落、骯髒、腐敗、民不聊生的,然後到1949年之後才一切變好。
4.撇開煽情劇情,三大男星相當出色
其實現在香港和大陸影片,絕大多數演員的演技都不是問題,本片有趣的是讓劉德華先壞後好,謝霆鋒先禮後兵,成龍先傻後智,演來都算用情、用力。尤其成龍自「大兵小將」後找到另一個適合自己年歲和體態的「新武丑」路線,以低調綠葉襯托年輕主角,又能在適當時機一展身手,值得鼓勵。
「把所有壞事都搬到「民初」,讓民眾對於整個「民國時代」的認知是墮落、骯髒、腐敗、民不聊生的,然後到1949年之後才一切變好.」內地的片子,多是這樣的.之前也流行了很長時間的諜戰片,不管是國民黨的軍統中統,最後都是對黨國大失所望,投向光明.
原来腾迅也不那么言论自由,没办法,内地的网,就是这样的.谁让其实真的不和谐呢
这部影片上映以来,有不少人对其评论,但没看过像陈老师评得这么仔细、客观的。
这类影片,并不是我的最爱,看,也会被带入,会感动,但除去表面,其实并没有多少内在的东西在里面,所以对于现在多数中国电影,我从不去看第二遍。这也是为何我最爱欧美片的主要原因。
老师脾气真好,这种破片也评,老师这里评三颗星的片子,基本上偶都不用看了.
老师纠结的意识形态的问题. 不同的团体都会有自己的利益倾向. 做为一个理智的文化人,老师已经是在自己立场上努力公平公正了. 大事和历史上的事我都不太懂. 对认真的人表示敬仰.
謝謝幾位內地網友
你們的理解其實讓我更感動
听乐融老师的词曲成长的,一直都敬佩您的才情,您这份影评也的确言之成理.可我常在想,如何以代价最小的方式让现今的GCD发生更快速的质变?
心中不屑生闷气可能无效又伤身;
直接批判针贬展现良知但有个人风险;
然而,利用商业文化的包装来个”藉古讽今”,应该是一个可以贴近大众,而又不超越红线的好方法了.尽管这非常之俗,而我也一样不相信片商的初衷有这么伟大,但只要有朝这个方向前进的一点点效果在人心中酝酿,我们就会有机会的.
文艺与宗教,是改善全中国人心的终究之道.一点小愚见.
愤青处处有,这里特别多~~~~~~~~~失语的人飘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