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敲自己的暮鼓與晨鐘

長輩愛理財但其實不具備任何經濟學基礎或新聞常識。過往常半鼓勵半抱怨地對我說:「你這麼聰明(翻譯:你不是認為自己很聰明),為什麼不好好研究一下怎麼做股票做投資?」

偏偏我只有興趣做好大致的理財規劃,注意基本的財經發展方向,隨因緣(不管內在需求或剛好遇上還能說服我的理專推薦)決定某些配置,沒興趣每天盯著數字盯著素材敲著計算機主動做太多出擊。

從事有酬工作(包含投資)是為了生活,不是活著完全為了有酬工作(投資)。

人生志不在此。

就跟紫微斗數的官祿宮不只是做官,甚至不只是工作,而包含了你致力、擅長、奉獻、服務、鑽研的事務。所以學生時代的官祿宮可看學習、考試,退休人士的官祿宮依然可看你從事的公益或比較有點專業水平的嗜好(看電視玩遊戲打麻將這些事就不必看命盤了啦)。

我平常的讀書、上網查找資料、寫自選輯、和line友討論、有目的性的追劇、看YT頻道、涉獵時事與命理...都是部分「致力、擅長、奉獻、服務、鑽研」的事務。

人活著,有大筆支出時需要努力賺錢,就努力賺錢。有義務要盡就努力盡,別靠腰東靠腰西耍嘴皮找藉口,自以為聰明卻其實只是心智上的魯蛇。

就接受自己家庭與社會給你的限制(哪時代沒有呢),並設法突破——任何時代都有好過與不好過的部分,也同時存在好過與不好過的個人。

過去,不是沒有草莓與媽寶性格的個人,但整體教育與文化傳統督促你奮鬥與檢點。當大家都習慣接受責任,就算不可能全員改造成功,至少偷雞摸狗好吃懶做的人比例會大幅下降。更別說亂找藉口、亂洩憤、刻意取悅逢迎不走正道的人,會被警惕「巧言令色鮮矣仁」這種判詞。

人並沒有多大的分別,但機制與桶箍不同,塑造出來的一代文明與心性,也不同。

「富不過三代」這句話指的未必是財貨標準的向下流動,擴大解釋,還是整體社會與國家安逸、鬆懈、放縱、振振有詞後的真實心理流動。

爸媽(與君王)都想著我把生活搞好了,我的小孩就會好;我兒女繼續贏在起跑點,將來我孫輩就會好...然後千秋萬世。

可惜真正的長期趨勢是佛家早說過的「成(生發)、住(開展)、壞(變異)、空(寂滅)」四階段生生不息、源遠流長、周而復始。成住壞空明明是宇宙性常識,現代教育不教,宗教界又把它變成宗教專有詞彙。當近代科學與物質主義助長線性發展的樂觀偏執,誰還想到這個宇宙之「圓」呢?

於是佛法變「佛學」、太極、老莊、易經等道理變「國學」,不從事這些「學」的好像就可以不用懂,可置身事外。可惜啊。

而我偏偏對個別學科都沒有特別興趣,卻對整體人、人生、人世、乃至人之超越,所有相關課題、知識(與非大腦知識)有興趣。

所以有幸走到人生這階段,能幸福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就繼續。即使改變不了外在任何顯而易見的結構,即便沒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簇擁,沒搞出什麼學會協會基金會開宗立派成一家言賺一家錢,但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又收穫什麼。

所有語重心長,最後也僅僅是語重心長。繼續敲自己的暮鼓與晨鐘,聽得到的人聽,聽得懂的人聽,聽不到、聽不懂,我繼續自修。

在〈繼續敲自己的暮鼓與晨鐘〉中有 10 則留言

  1. 我爱理财,财却不怎么理我
    大概就是这种自以为聪明其实只是心智上的鲁蛇
    幸而遇到了大师,可谓人生一笔巨额财富

  2. 老人家有理财的兴趣也是有乐观生活的表现。
    现在我完全不做任何投资了,只买些大额存单。钱现在对我来说,完全够用了。坦白讲,现在我常考虑如何多花点钱在玩乐上(因为天生就是小气节俭的习性)

  3. 人間很多超越性的學說,到頭來仍破不了那個「圓」
    很多低層次超越性的,後來還畸變成自以為高人一等
    對理財,把理財方向作能幫助有志者圓夢的途徑,會自在些吧

  4. 唉老師你說我該去外地獲取兩倍薪水以及更高的成就,還是在家陪著兩個不到三歲天天吵著錢不夠的妻子終老一生呢?

  5. 最近暫時忙一段落了,也想到這問題。
    來泰留學學生是大陸教授、副教授等,因為大陸要求學歷拚升等,像台灣前幾年的趨勢。
    很多人學有專精,卻不關心專業以外的事務,與這世界。
    不少同事也對投資很感興趣。
    前一陣子想是否能將閒錢做些投資,後來發現,一來不想花那麼多時間盯著投資一事,二來真的投資或做副業賺錢了,那麼多錢,將來到底如何安排,也是麻煩。
    錢夠用,剩下時間可以做想做的閒事,想看的閒書,可以和精進或賺錢的目的無關,自己應該很幸福吧。
    真正的幸福還真的是感覺足夠。不要最大。

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