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曉萱的新書《亂寫》還有很大篇幅在質疑愛情。我們也一幕幕看著這血淋淋的戀人絮語。
如果沒有生病,兩個人關係會不會惡化到分手的地步?這是假設的問題,卻難以回答。但在周范戀中,她提出一個一般伴侶或家庭關係中都會面臨的窘境,那就是:「當男朋友不知道女朋友正在傷心,當父母不知道自己的小孩快瘋的時候,那是非常慘的!」
因為,相信愛情的人,也容易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世界上只要有一個除了你父母的人愛你,這就值得了!」而這個「愛」我們的人,如果不是伴侶而只是好友,似乎對絕大多數紅塵男女來說是不夠的。
天下多數人需要一個伴,儘管有的需要多些心靈激盪,有的只在乎魚水之歡,更有的人似乎只配得到「看起來有個人陪、房租和飯錢可以分攤」的假象與服務;但,人就是人,關係品質雖可能有高低,但面對自己在乎、需要的人,卻無法從對方得到自己要的滿足和屏障,都是會沮喪、甚至失望、絕望的。
可是,得不到是誰的錯?書中有篇寫道:「你說老天為什麼要這樣對你,讓你到最後什麼都沒有!!Excuse me,我想你也該為這一切負點責任吧!況且,我又得到了什麼?別以偏蓋全,你還是擁了某些東西,只是你不希罕或不注意而已。」
任何人際相處,一個巴掌拍不響,出問題,不是一開始就格格不入選錯人,就必然是漸行漸遠,吸引力小於離心力。而漸行漸遠的原因、軌跡、速度,當然可能因人而異、因案子而異,無法一概而論。但回到那終極而經典的問題:「我得到了什麼?」失戀的人總是這樣對自己、對對方、或對老天咆哮,我們不妨來想想:我們要得到什麼?
一個婚約?結了婚的人仍可能會變。一份安全感?人生沒有大腦想像的固定「安全」的東西,哪裡可以提供固定的「安全感」?一個永遠談得來的知己?兩個人閱歷不同,思想會進步或退步,再麻吉的家人、伴侶、好友都需要時時更新進度(update),更何況像萱萱這樣,一方精神還出了無法負荷的問題,有一長段時間顛三倒四、情緒失控地,讓自己和對方好像完全不認識這個人?哪裡還可能輕易地維繫原有的投契與感動?
照顧病人本來就是極端艱鉅的任務。照顧一個心理有病的人甚至又比生理有病的人更難熬。我們即便沒有親身經歷,看某些小說或影劇,應該也曾看過有些病人家屬被脫下海、自己都差點崩潰逼瘋的慘況。那真的是,一個人落海瘋狂想抓住稻草,但身旁的人卻再沒有稻草可以提供,最後自己伸出手被拉下海。
從一段關係中我們到底得到什麼?也許,痛也是一種得到,痛裡的成長和醒悟也是得到,只是不是我們原先預期的愛情關係中那種輕鬆、舒適、有人靠的狀態罷了。我們可能至少得到:多瞭解了這世上的光明和黑暗,多瞭解了自己和別人的侷限。
范曉萱也揭露一種親密愛人間常互相傷害的場景。「我們彼此都深愛對方,但你就是會偶爾和我作對,我愈恨的你愈做,目的只是讓我氣,喔!我明白了!原來你愛看我被你氣的樣子、無助的樣子、傷心失望的樣子,你要我眼神透露『我看錯人』的意思!」
可是她也只是凡人,她抓狂的時候也並不甜美:「我不斷地用言語刺傷你,那是我的保護色,因為我已經脆弱到無反擊能力,唯有用言語刺你、攻擊你,因為那是我唯一的武器!」
這真的不是什麼明星八卦題材,而是大多數讀者也會發生的真實寫照。本來發誓要照顧對方一輩子的男人(或女人),不曉得從什麼時候開始累了,甚至也累積負面能量多了,有一天大翻臉,或者開始嘻皮笑臉,或者決定不再那麼承歡膝下、小心翼翼,等等。甚至,開始釋放攻擊性,讓那小公主(或大少爺)明著暗著都開始困擾。
坦白說,心理學對「攻擊」早有深入研究,會攻擊別人的人,常常是先攻擊了自己。明的攻擊可能是一種強勢,但來陰的、也是一種「被動攻擊」,其實這種心性變化當事人最清楚。以前明明很願意對對方這樣考量、擔待,但今天就是不爽,不想多做那麼多。明知對方習慣要求自己哪些哪些戒條,但偶爾就是忍不住對外人發牢騷或想衝撞一下底線。這其實都是在之前的關係中長期「失衡」所造成的。
是該慶幸范曉萱、周俊偉現在都沒那麼「紅」嗎?還是記者也對憂鬱症病人多一分「寬容」?明星的戀情分合一向是媒體(或大眾)嗜血最愛,難得有藝人自己揭密,卻沒有被利用炒作,來個多年戀情破裂真相大還原或年表製作,也甚至沒有去追蹤周先生問他對女方「爆料」的看法。唉,真為萱萱和Lawrence慶幸啊。
希望有人讀了這本字少少但沈重的書,更認識人性,也能對自己或身旁的人多一分警覺。在我看來,太多人都處於憂鬱症、躁鬱症的潛伏期或初期而不自知呢。
(2005.05.23)
引範曉萱的≪亂寫≫,您如此上、下篇幅語重心長的博文
也確能感覺到這裡所說「不自知的潛伏期」
那種表面平靜內心洶湧的能量
也許只差一個燃點一個出口的爆發?
在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充滿磨礪的人世間
願大家都可以時常找到自己的平衡,千萬不要累積到失衡
写得很深刻,把人性的弱点完全体现出来了。
仅从范周两人分手一事来说,我能够理解周的做法,而且自觉周做的也没什么大不妥。当然,当时的范身处病中,任何风吹草动可能对她来说都是雪上加霜,她自己当时应该是无法释怀的。
而就一般人面对情感,我觉得如果一个人真的是爱对方,那就该从平时的点滴入手,多为你爱的那个人着想。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坦然,让爱更自由。
老師探討分析的真細
這是一本絕版書,雖然年代並不遠,試著在網絡中查閱
不知我找到的是不是全文,但是讀來的確是血淋淋的感觸
這種剖析自己的筆觸即使是在自己的日記里我也不敢想也想不來的
突然很喜歡這個真實的真性情的甚至對自己對別人罵著髒話的女孩
她實在是個魔女,她心裡的魔居然就是我心裡的魔?
(讀者會不會時常有這種共鳴)
她以身試「法」的帶我們走了一遭憂鬱之旅,
也讓人對快樂,對愛情,對自己的心…
有了另一種理解與解讀
誰都會有一段最難熬的歲月
這,就是成長,就是人生的滋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