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者馬凱發表在聯合報的文章「年金如何跳出萬里流沙」,非常值得一讀。
他指出:「年金制度最根本的問題,就是它原本並不存在於我們的社會。為數不多的軍公教人員絕非社會主流。居於主流的數百萬企業及近千萬勞工,一向自行安排老年生活,靠本身的儲蓄、投資、理財,照顧退休之後所需。」
的確,過去,多數企業到受薪族,若能低報,儘量低報,不想交錢給政府。並沒有要靠「勞保」當自己的主要退休金,也大概有點懷疑政府是否真會給付、或到時給付得出?
但現在,2012年勞保的退休年金忽然成了台灣全民的大議題。一層層早就在那裡卻多年沒被特地檢討的內幕被揭開,馬凱再指出:「眼看軍公教人員退休金領得比薪資還高,大呼不平,乃全民一氣要求年金制度徹底改革,甚至不惜多繳保費,也要較高的退休給付。依目前規畫,費率要從『百分之八』一直調升到百分之十九點五,於是一腳踏入流沙河。」
其實我還沒太仔細追蹤這些搶救年金的朝野版本,所以乍看到19.5%這數字,我也有點被嚇到了。
為了怕勞保倒,所以全民忽然願意多從薪資裡面繳保費,但求將來退休時拿到多些(或至少拿得到!),這不是一次政府從人民手上「奪權」與「奪錢」的範例?
我始終搞不懂台灣社會到底更想要資本主義,還是共產主義?或者一如評論家范疇所說:景氣好的時候,就要資本主義,政府別管;景氣差的時候,就最好有大鍋飯福利,每個人都變成了等待皇恩(不,該說憤怒地要求皇恩)的「老百姓」?
范先生在書中一再疾呼:「台灣其實很中國。」批判這種長不大的「老百姓情結」。
馬凱文章中清楚分析了一旦大幅調高費率的下場,「今後二十三年,雇主要負擔的保費會逐年增加,……這將使勞動成本大幅升高。」「當雇主為員工加付一倍勞保費之後,員工的薪水就會減少同額,這就是所謂的轉嫁。」「當勞工薪資大減,消費必相應大降。」「當保費大漲至百分之十九點五,將折耗國內泰半儲蓄,傷及企業投資主要來源,則將步上新加坡的後塵,由公部門占有國內主要投資,使民間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難有創業、擴產機會。」
如果這推論是正確的,大政府介入強迫企業提供福利的結果,受薪者可能未蒙其利,會先受其害。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人民若一味像傳統的老百姓,「中國式雇主」自也有「老百姓情結」可以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台灣不像美國,有無論怎樣都能印鈔票的空間,政治形勢又孤立險峻,內政往往不止單純是內政,而會牽動國安。年金絕不只是年金,牽動的還有社會對立、勞資對立,連健保2%捐都能鬧成這樣顛簸上路,年金改革更加茲事體大,朝野和人民真的不可不慎。
最後保費版本或給付條件還不確定,但肯定會比現在嚴苛許多,我只能一邊硬著頭皮配合,一邊繼續「靠本身的儲蓄、投資、理財,照顧退休之後所需」。
劫貧濟富啊嚴重不公
百姓養命的養老金不夠菜金
內地養老金保險的比例是30%,企業繳22%,個人繳8%
企業部份全額社會統籌,個人的記入自己帳戶
如今還是人口紅利時期,缺口便已凸顯
不知到我們退休的時候還能拿到幾個保險金
大陆去年也有消息说要推迟退休年龄
现在不知道有没有新情况
當費率逐步調升到19.5%
資方去蕪存菁.優化人力的手段便會盡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