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印象3:雜亂的景觀,呼應雜亂的交通

老城區有非常多漂亮的舊房子,林家姊妹一致覺得不管日夜景與上海非常相似,這似乎是上世紀殖民國家種種不好之外,帶給被殖民地到現在仍受用的殘餘利益。

但這些舊房子的緊臨或周遭,毫不介意地改造或新建了許多新建築(或者同棟的局部構件)。

在所有後發國家裡,這已經是工業化必經過程或普遍現象。

看不出共產政權的集體規劃力量,一切似乎有機地任由民間自生(自滅?),其他社會制度如何我無所知,但至少從民居外觀看來,是這樣的。

就連街頭令人豔羨的老樹(有的看樹圍肯定有幾百年),有不少都與房屋參差地共存,好像沒有被太破壞性的工業文明(或都市計畫)輾過,但也不能說原汁原味地保存著。

雜亂的景觀,與雜亂的交通呼應著。

早聽來過的朋友說河內機車恐怖,其實汽機車都恐怖,你說他亂鳴喇叭,駕駛人可能覺得他按的每一聲都有理,距離你還遠就要警告你別擋路,和你接近要會車時更要警告你別碰到我。

你說越南人溫和、逆來順受?怎麼一有了比別人強的動力(機車瞧不起行人、汽車瞧不起機車和行人)就這麼張牙舞爪?

我不承認這叫做本性和善。

台灣街頭其實也有一定比例的用路人有這類劣根性。

和善,只是你是弱者時的偽裝權宜?

若能在強者時仍表現出容人、讓人的氣概,那才叫君子與王道。

可惜,我的這套老古板哲學,到哪裡都行不通。連在中華文明的發源地都求不得了,「禮失求諸野」?恐怕更成妄想。

不過還好,雖提心吊膽,但如果發揮在台灣的生存精神,多看看四周快步通過,還是沒問題的。

只是,那就失去了這古城舊區本該帶給居民和遊人的安適感,讓好好的法式建築、參天古木和不寬的馬路,本來最適合步行逛街的閒情,全部抹殺。

在〈越南印象3:雜亂的景觀,呼應雜亂的交通〉中有 0 則留言

  1. 美醜共存的街景,觀感實在不佳
    一條馬路之隔,一邊都市一邊鄉鎮
    夾雜呼嘯而過的機動車輛
    也只好疾步行走的遊客的越南印象
    突然疑問起來,越南政府是否有意識開發旅遊?
    難道一切都在任其自生自滅

  2. 看這篇,似乎越南街市之游有些提心吊膽。
    共產政權有集體規劃力量嗎?應該是有的,可沒有老師期望得那麼強大。不過越南的情況會不會是因為經濟力量不足導致的新舊雜處?
    說到交通上反映出的問題,老師覺得是本性善惡使然嗎?我爲什麽覺得是文明程度落後的必然呢?
    或者社會不論發展到什麽層次,都會有這樣那樣的類別人群,有的享受到了文明成果,得以反省、磨練心性,有的深受底層之苦,所見只有惡和更惡,或者單靠善無以為繼,被動變惡。
    就像文中提到的不同交通工具背後體現出的恃強淩弱,也許開車人是由騎車人經開摩托者一步步“進化”而來,早把“等級歧視”當做遊戲規則來恪守。
    (看起來都像是詭辯,沒有到那個國度走上一走,什麽議論都是空想。)

  3. 在我眼里除了最后一张照外,其它几张照中的河内城市建筑和市井状都和现在的上海很相似呢。
    外来观光者,大多只会留意到上海那些引以为荣的殖民地痕迹的老洋建筑。但久居于此的小老百姓(比如:我)却感觉整个上海的城市风貌彼此间的落差其实还是很大的。其实就在一江之隔的浦东新区偏北的高桥地区,至今还是一大片纯农村风貌的田地。这是我偶然一次去对岸的一所公园游玩途中的“惊奇”发现。
    [這似乎是上世紀殖民國家種種不好之外,帶給被殖民地到現在仍受用的殘餘利益。]此话我很喜欢。
    而越南民众在我眼里从来就并非是一个逆來順受的国度。早有中越反击战中与大陆解放军以命相拼、人人都是神枪手的众普通民众;现有在越南股市不景气时,敢怒扎交易所的越南普通股民。而相比而言,我感觉真正称得上逆來順受的,就是我们大陆的小老百姓们。

  4. 我觉得无秩序的社会的形成正是集权制必然产生的结果。因为主流的意识形态是与统治权相一致的,当意识形态形成一种理论时,利益会向有权势的一方倾斜,这样就无法实现利益的大众化,社会会形成不同的阶层,国家会严重的分化。同时,在越南这样一个受到多种文化形态影响的国家,文化的交错现象也会十分的明显。文化的交错,国家的阶层分化,就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制约标准,无法构建理想的社会形态,即无法形成法治社会。
    像越南这样的集权制国家,维持正常社会秩序的标准就是道德,然而道德的强制性质并不突出。欲保持道德的高度性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人口的素质,这与受教育程度有关,在越南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毕竟是少数,这和中国的情况相似。在人普遍无教育或受低层次教育的社会中,欲形成统一、高道德标准的社会的确是一件难事。

  5. 6楼一席非常哲学的文字坦白地说,我看时觉得挺吃力。但就文中这句:[文化的交错,国家的阶层分化,就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制约标准,无法构建理想的社会形态,即无法形成法治社会。]
    想提出一个问题,因为感觉此句前半句也适合我们中国的现状:中国幅源辽阔,各地各民族文化都在或多或少的交错着,而当下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也愈演愈烈,但中国至少在表面上是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制约标准的呀,而且也称得上是一个法治社会(至少在表面上)。所以,我无法理解6楼所言的这句。
    也许是我在此方面的理解力不够。

  6. 乐融哥,您刚回来几天就一口气写了十五篇。实在让我感叹:你真是太爱写作了。!而且觉得如果您能尽快出本著作就好了。相比作词人的身份,我倒觉得您真该以作家的身份为主打身份呢。
    PS。我的俄罗斯游记前后才写了七篇。惭愧呀。其实不是没内容可写,而是写到后来,我不希望自己的魂总沉浸在俄罗斯,所以后来的一周博文,我就试着转换主题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