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金馬影展選片。「都是伏爾泰的錯」(Blame It on Voltaire)是導演阿布戴柯西胥(Abdellatif Kechiche)處女作,描寫阿拉伯裔偷渡客冒充身分在巴黎打工的感情故事。
構想吸引人,但從收容所到精神病院再到收容所的生活,平鋪直敘地太長,到結尾戛然而止地又太風格化。
最好的部分是演員,主配角不管討不討喜,都寫實入戲得讓人信服。
次好的是片名內含的諷刺性,非法移民通常並非政治難民,男主角的朋友卻在片頭教他要多引用伏爾泰、人權、自由等大帽子,喚醒審查官員的「罪惡感」。
但男主角從頭到尾都沒有什麼說得出來的政治意識,他對巴黎的好感,對新生活的信心,其實非常樸素,非常現實。
導演沒讓男主角講什麼口號,對法國其實也無批判。我們看到收容所整齊乾淨,公務員禮貌親切,連這些收容所裡的人也不自憐,每天乖乖出門打工,有辦法的就搬出去。整部片不但法國公家機關似乎沒什麼黑暗,連受救濟的人的內心也沒什麼黑暗。
隨後的精神醫院也差不多。男主角進出一趟,沒受什麼苦,卻談了個若有似無的曖昧,延伸出電影下半段的重心。
看這部片明明可以感覺到男主角個性的溫暖開朗大方,但卻總有一股不安揮之不去。好像這一切的相濡以沫都只是假象,脆弱不堪一擊。
果然,結尾戛然而止。
理性出動的我,無法安然被催眠進去這些較底層生活的快樂,本能地躲著太負面頻率的人與事,自然對片中兩位女主角對男主角造成或明顯或隱諱的傷害──前者的虛虛實實不敢靠近,後者出於性癮和憂鬱症的太想攀附──都感同身受地避之唯恐不及了。
從這角度,導演成功了。
其實伏爾泰或任何大哲人都沒錯,普通百姓只是為餬口掙錢喝酒做愛,逐水草而居,不牽扯什麼意識型態。本片傳達出的悲哀毋寧非關政治,而是人情。
平凡小人物的遇见和选择,只关乎自我的小情感,而无关乎政治。
PS。想到本周《我要影响力》中听你提及《东京奏鸣曲》,又让我再度回味起此佳作。一如《东京奏鸣吗》一片中,同样以展现小人物的真实生存愿景。
電影是夢,若真是現實,誰還看?自己的遭際已經大不如意了,何苦再去電影裏找不痛快。
道理都懂,可是看到不貼合實際的電影我還是忍不住搖頭挑剔,呵呵。這也是病,得治(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