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廳院主辦的1+1雙舞作,無可避免有PK的壓力。
2014年兩位男性編舞家作品「看得見的城市,看不見的人」和「裝死」,周書毅和陳武康兩位人如其名,一看似沉靜,一看似驃悍,舞作果然也強烈對比。但,卻是和兩人名字相反的。
前者看似全女舞者,但並不陰柔,揮灑很是耗能;後者主要立基於男舞者,但許多處看得見男舞者自廢武功的內蘊。
前者直抒胸懷,把都市與人的緊繃關係以進行曲的高調進行到底;後者卻採荒謬劇,又如金庸筆下黃藥師,外飾諧趣內呈悲憫,很是曲折。
前者在編舞家知名的「肩頸派」、「關節系」震動中,看似一致,舞者們各自發展,有如都市人的從眾中各自解離;後者在某一段裝死的各種對位關係中,看似鬆軟,剛好解構現代舞中過於表現的肢體。
前者的舞台完美結合柵欄窗格裝置和台北數位藝術中心的視效,都市剪影既壓迫又疏離;後者Mimi Lien設計的左側高丘,巍然聳立如塔如蜂巢如將點火的柴堆,又充做樂隊舞台,可惜該塔視覺雖驚人,但活用性低,佔據了大半舞台,驅使隊形只能在右側、甚至偏右後方進行。
兩者的音樂都很迷人。前者王榆鈞作品氣勢磅礡,且在固定主題不斷延伸中竟不單調;後者李世揚領導的大提琴、鋼琴、擊樂編制精巧,且最勝在有一主唱,Mark van Tongeren吟唱有中亞古樸風情,造型身姿居高臨下,如上帝如牧師如喪禮說書人,冷看這群「裝死」而在紅塵逃避的子民。
不少人會喜歡前支舞作的大氣、後支舞作的創意。但兩者篇幅我認為都可再精簡些,把想說的話說完,40分鐘應可完美收官,不必一定做到超過一個鐘頭才叫「大製作」。
但無論如何,今年1+1從企畫到執行都令人驚艷,兩個舞團都對得起這樣的大舞台,展現出有別於他們單打獨鬥時的壯闊。
看到周書毅的名字便想
他的舞絕對配得上「驚艷」這樣的評價
而此次雙人、風格迥異的舞,定是大放異彩
雖然不常有機會看舞蹈,高水準的舞蹈
藝評更是自選輯才看到過,很贊!
每次读您舞评类文都感觉得十万分用心。因为实在想从中慢慢懂得如何欣赏现代舞。特别又正巧在自己也刚第一次看完场现代舞全本的此时。
前晚正好去看了塞尔维亚舞者表演的现代芭蕾舞剧《爱之圣境》。观前也特别做了些功课,看时也特别将自己的身心能完全融入其中,而且也不时回想到在您这里看过的关于现代舞评的那些旧文。
那这第一次的现代舞观感于我是什么呢?能从跌荡起伏的配乐、简短的文字提示中,特别是从舞者苍劲有力的肢体动作间感受到这出剧的美好。但对于其中许多的编舞动作设置,特别是其中这五个女舞者究竟代表何意,还是没能看明白。尽管如此,我还是非常喜欢看下去。直到80分钟剧终时,甚至还有恋恋不舍感。这出剧以我的拙见,演绎的真好。不知这剧来台演出过吗?
今天在些读到这篇文,不想又说好巧,更想说此时读到此文真好。:)
说实话那晚观剧时我总想,如果我去听过您曾在诚品书店的那几次现代舞讲座,那这次观舞感悟定会更明白些、更透些。
回到本文所述的舞,感觉仅从这台舞蹈的主题创意就很棒:当代社会里,城市与人究竟如何调配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
现代舞重在用较明显的大幅度动作来表现主题!(这是我现在最大的体会!)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