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歐擔當了全球「自由派」、「進步主義」、「政治正確」先鋒,但一則德國新聞或許讓人驚訝,很多事情並沒有眾多左派知青想的那麼「左」。
馮克媒體(Funke)集團公布民調,由兒童援助組織「德國國際計劃」(Plan International Germany)委託,於3月9日至21日以線上方式進行,調查對象為1000名年齡在18-35歲之間的男性,以及1000名女性。
- 33%受訪男性表示他們認為在與女性伴侶爭吵時,偶爾「手滑」是「可接受的」。
- 34%受訪男性承認過去曾對女性施暴。
- 52%受訪男性表示,他們認為自己的角色是在一段關係中充當主要提供者,伴侶應該主要負責持家。
- 48%受訪男性表示,不喜歡看到公開展示同性戀,稱他們對此感到「不安」。
傳統觀念與保守勢力,在18-35歲青壯年男性間竟如此強大,不知道學界會怎麼解釋。
但聯合國《性別社會規範指數》針對2010至2014年,及2017至2022年2個時期展開調查也顯示:
- 全球有49%的人認為男性比女性更適合擔任政治領袖。
- 43%認為男性更適合擔任企業高管。
- 25%認為男人毆打妻子是正當的行為。
大家以為女權已經高張了,性平意識已成主旋律,但物極必反的二元對立,在這地球始終存在。
不管人類自以為建造了什麼樣的文明、偉業,自以為進行多少次的翻轉、革命,但總有另一股力量如原始森林的猛獸或夢中怪物般跳出來,給大家新(?)的劇情。
非線性發展的週期性倒退,可能是所有樂觀主義者或科幻小說家,最不想看到的「潛規則」。
90-00代年輕人比他們「開明」或「故示開明」的父母某方面可能更「保守」、「現實」、更「配合與鞏固現有霸權體制」?
期待看到更多後續分析。
歐洲各國非常尊重每人的想法,對於對待倫理方向也慢慢趨近傳統想法。
例如,德國堅持師徙制度於技職教育傳遞,也是尊老的倫理表現;
而且德國有很多女性參政,掌舵者大多是男性。
男女平權方向,需要時間轉化。
有一陣子國際教育充滿自由實驗精神,如在家自學,近年來反而從歐美開始,越來越注重統一的證照檢定,說是為了”競爭力”,反而會讓人趨向同質性,因為競爭力就是要找出某些(外在)標準讓人分高下,而忽略差異性。
各種物極必反的迴旋式上升(希望還是上升)
覺得會和生存資源成正比,生存資源越充足,就會越左,越匱乏,就越生物性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