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聯合報新聞「二一退學鬆綁 快成歷史名詞」說;
早期很多大學都有「二一」退學制度,即一學期有二分之一學分不及格就退學。但近年來規定愈放愈寬,有的要「雙二一」連續兩學期二一才退學,或二一加上三一才退學。台師大四年前甚至把雙二一退學制也廢了,因學業成績不及格被退學的大學生愈來愈少,二一退學快成為歷史名詞。
台師大原本採「雙二一退學」制度,學生累計有兩學期二分之一學分不及格就被退學。但學校認為,部分學生因遭逢變故,或科系與志向不合,造成學業成績不理想,基於「不放棄任何學生」的教育理念,決定取消雙二一,是十二所頂尖大學中,唯一廢除雙二一等學業退學制的學校。
想到以前唸書戰戰兢兢,現在大學生普遍入學容易、要唸畢業也不難。是現代人抗壓力比較小,還是以前人命比較硬?其實也不完全是「不放棄任何學生」這麼「崇高」的教育理念,單單喊一句「少子化」這三字真言,就可以逼著大學折腰,比如來佛對付孫猴子的緊箍咒還厲害。
頂尖大學退學開始越來越「彈性」,非頂尖大學更不敢趕學生。在某間我認為還不算差的老牌私立大學任教的朋友說,剛收到校方對老師的通報,一個學生價值四萬多學費,一年該校有1000個學生面臨退學,就是4000萬元業績不見了。要老師發動鼓勵並暗示被退學的學生可以考轉學考,重回該校其他系。
這豈不是像煞金融機構怕顧客跑了,聽說定存要結束非推銷你買基金,基金不玩了非要你買保險差不多的意思?只要錢還在我家籃子,就不算損失。
至於這通知、宣導的背後,有無甚麼方便之門給這些將離場的消費者「再度光臨」,我就不得而知了。以後說不定還會有「輔導轉學保證專班」喔?
前陣子我轉發一帖某國立大學兼任講師的開學要求,引發網友熱議:
「一學期有四次考試、一篇兩千字個人報告、一篇格式比照期刊論文的五千字小組專題研究、平時要在課堂或課程網回答問題。從網路複製貼上來交作業,一定都會被發現,被抓到之後可以選擇零分或送學生獎懲會依校規論處。這門課最多當一成學生,而且期中不接受停修,覺得太重的人快退選,還有兩千人在排隊。」
雖說老師認真課程吸引人,但很多學校如果先天整體市場不佳,個別老師再有學養和熱誠,開課也未必敢如此強勢,一來怕太嚴格自己評鑑會被學生挾怨報復,二來怕學生為之卻步根本開不成課,找學生麻煩就等於找自己麻煩,也更是找系所、學校麻煩。
如果大學變學店,學生就是消費者,得罪不起消費者,這樣的環境下欲為人師表,可比以往難多了。
一般说来 读个书 进了某系要再换到别的系就难了
以后(有些学校已经实行)进校先不分专业 读了基础再确定专业 或是双专业
读了老师的文还想起郎咸平论大陆教育理念的错误
老师关于金融机构的比喻 ^_^ 说到实质了
这世界 哪里都差不多
在大陆教师节的今天读陈老师谈高校教育现状的文很应景。
陈老师(陈同学)要顺利喔!:-)
昨天女兒還感慨
中國的學生真可憐(累,壓力大)
所以某種程度我還是挺羨慕臺灣的
但是到了大學生多如牛毛的將來
真正的人材還是稀缺的、需求量大的
條條大路通羅馬,踏踏實實的學習永遠是正道
现在才真正开始认真读文。
这边的大学鲜有退学的状况。一般只有因学生思想品德出了大问题的情况下才会被劝退。如果只是因为成绩的原因,这里多年前是实行的学分制,一门课只要修完学分,交足学费则毕业证到手。现如今的大学宽进宽出是常态。如果成绩实在不及格,学校也不会让其退学,后果是你自己拿不到毕业证罢了。反正学费照出,学校不会因此吃任何亏。如果学分修够,学费交不够,那毕业证也不发。你何时交齐,就算哪年毕业。
还有实在学不起走的学生可以转系转专业。这边现在一般好像不少大学到大二才让学生选具体的专业了,大一不分专业。(不知这两年是否有变化)
以前我服务过的大学,实行的便是学分制。成绩不合格,学分修不够者,你在学校再读十年八年皆可以,反正每年学费必须交足。学生就是我们学校的消费者。那时各系各专业到处抢生源在每学年开学前是常态。
接楼上 所以 (理论上讲)有校园情结的人可以在校园呆几十年 读N个学士 硕士 博士
只要交学费
当看到
“请同学们千万不要错过这次机会的时候”
就算真的对同学有利 也
会让人嘀咕:不知可以收多少钱?
只是 钱都被学校收了
老师看着一年一年如蝗虫一般的学生
越来越诲(人不倦)不动了 亲切不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