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帕克‧喬布拉:投射的力量

在心理學的領域裡,「投射」這個字眼通常具有一種貶損的意味,意思是把主體狀態依附在外界的客體上。

…印度吠陀的瑞希們說,投射是意識用以創造現實的機制。…在好萊塢,一個明星就是一個越過現實與投射分界線的演員。…投射是把人變成超人、把自然變成超自然的食譜。

…消防員把小孩從著火的建築物裡救出來,這樣並不算是英雄。他只是一個穿著防火衣的男人衝進火場,執行自己的工作。英雄主義是由投射必要條件而創造出來:

  1. 這位消防員象徵一位能保護子女的父親。
  2. 他實現了我們希望從災難裡被拯救出來的慾望。
  3. 幻想中他比火更有力量。他在個人的戰鬥中擊敗了它。
  4. 他適合被放進神話裡,扮演偉大戰士或拯救遇難公主的王子。
  5. 我們把他理想化,讓他具有英雄式的男子氣概。消防隊員不只是執行一份工作——他們能實現我們對男性的理想。

在沒有投射的情況下,我們不會把消防隊員看成這樣的人,他們也不會這樣看待自己。

…我們把某些人看得比實際情況偉大,這些人隨之學會操弄各種象徵、幻想、理想與神話。市場上最成功的商品,也是在做同一件事。

(節錄自《死後的生命》,天下文化出版)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