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手沒有假期」:黑幫道德小品

「殺手沒有假期」(In Bruges, 2008)影評叫好,觀眾反應則參差不齊。所謂「黑色幽默」,相當見仁見智。而且我想一定有人以為是充滿暴力追逐的動作片,不免失望。

但我認為,這片骨子裡根本是文藝片,只是故事中有人開槍與被殺罷了。而且配樂中鋼琴獨奏的主旋律相當好聽。

編導馬丁麥多納(Martin McDonagh)是在英美揚名多年的舞台劇作家,所以本片雖是他第一部長片,劇情卻異常流利精準。兩個殺手的意外旅程,牽扯出異鄉畸零的友情和愛情,以及黑幫電影必然要處理的「背叛」與「暗殺」。

「道德」似乎是黑幫電影偶爾想著墨的部份,但「殺成人」和「殺小孩」真的有這麼大的道德區別?「蓄意殺一個大人」和「誤殺一個站在旁邊的小孩」,後者真的比較該下地獄?

我不知道廣義的基督宗教教義怎麼看這些事情(片中愛爾蘭人應該屬天主教徒),但佛教認為:小孩和大人這兩個形體與年齡上的差別並非重點,被害者是否「罪有應得」或「無辜」也還在其次的因果討論,而是你蓄意殺就比無心殺害一個生命來得嚴重。這是「業報」判斷的首要條件之一。

片中的菜鳥殺手雷(柯林法洛Colin James Farrell飾演)因誤殺小孩而緊張兮兮、良心不安,呼應到最終他滿口髒話的暴虐老闆(雷夫范恩斯Ralph Fiennes飾演),竟然也「以身作則」地為自己誤殺侏儒(他以為是個孩子)而飲彈——坦白說這樣的高標準「行規」實不多見,也讓本片的深沉多了幾分戲謔。

探討「罪」與「罰」,讓本片染上德國、俄國、捷克若干小說的影子。相信喜歡文學的朋友能明白我在說什麼。壘石街道、鐘樓、侏儒、嗑藥,加上很像戴面具遊行的某電影外景拍攝工作隊,讓這趟古城的奇幻之旅,化為兩個罪犯內心道德議題的「反省戰場」。

我該認罪嗎?我該下手嗎?我該自殺嗎?我該加入全世界的黑人對抗全世界的白人嗎?我該讓孕婦先離開槍戰現場嗎?我該為射瞎「仙人跳」的搶匪的一隻眼睛坐牢嗎?我該為了違背老大命令而受死嗎?我該因為老大要處決我而亡命天涯嗎?

好多好多問題,就是這兩個殺手這幾天「假期」波濤起伏的內心真相。所以,哪裡是度假,哪裡有「中世紀的平靜美好」,「有如作夢一樣的童話故事」?編導真真夠諷刺。

以比利時布魯日(Bruges)這個城市作為地標,選得太好了。因為凡人罪惡的內心其實配不上任何童話王國。而現實中,即便布魯日被譽為「北方威尼斯」與「世界最美的城市」(2000年獲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也是「2002年歐洲文化之都」),但它依然無法安撫任何一顆躁動而缺乏智慧的心。

這幾個黑道旅客打亂了古城幾天的平靜,但,古城裡的人,從來並不真的平靜。

在〈「殺手沒有假期」:黑幫道德小品〉中有 0 則留言

  1. 老師這篇看似更輕鬆
    卻比前文更嚴肅的評論
    突然讓我覺得老師的網誌好像也沒有假期
    haha~~
    覺得文明造物之所以前仆後繼
    在於人類妄想[具相]出[永恆]
    卻只能具相一些[瞬間]
    於是文明造物
    往往從意圖呼應人心
    反差為諷刺與對照
    基督教以罪命題
    有罪有罰
    佐以大是往往是大非
    常常覺得西方文明中的許多不平靜
    來自人性之餘
    也來自太多和自身文明的形上辯證~~
    即使連星期天的假期
    都賦予了神的旨意與道德性(上帝做6休1
    於是人類也該服從上帝的模式model)
    西方人哪真的做得到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帝力於我何有哉呢?

  2. 陳維真是好讀者好觀眾
    言必有物
    希望不要嚇到普通人
    嚴肅的輕鬆的回應我都歡迎
    你說到對形而上的永恆辯証
    西方人多東方人少
    忙於現代化和後現代化的華人更少
    台灣社會大家忙轟633都來不及
    誰有閒工夫管形上學
    你倒點出我的自選輯沒有假期
    哈哈
    哈哈哈
    說的也是
    希望大家別嫌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