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小圈圈」改名「同溫層」

在台灣改名為「平流層」的氣象學名詞「同溫層」,翻轉為網路用語暴紅。不管是攻擊別人或檢討自己的資訊管道單一與認知態度狹隘,同溫層已成極好理解的比喻。

英文類似詞彙「回音室」(echo chamber),重心擺在同一思想的漣漪擴大,意象較知性。但中文「同溫層」,多了某種大陸所謂「抱團取暖」的觸感,非常符合東方社會集體主義傾向。

說得再白些,這根本是「小圈圈」的同義詞。有記者朋友,以臉書上哪件新聞(尤其政治新聞)在時間軸上被洗版,作為檢查自己同溫層是否太嚴重的指標。但他可能有點反應過度。

一則新聞不同表述,就算談同一件事,臉友立場可能針鋒相對。非把熱門時事的曝光率都降低(甚或剔除),才叫做社群網站資訊來源的百花齊放,恐怕有點矯枉過正。

人總跟自己人在一起,人多愛待在舒適區,不自社群網站興盛起,也不會隨社群網站(若有一日沒落)而終。只是人湊在一起,是因同心協力,還是各取所需互相利用,得個案討論。

而所謂舒適區,王永慶的舒適區可能在逛工廠,老人家九十二高齡,過世前仍戮力不懈巡視美國分公司。而你我的舒適區,卻可能是窩在家摳腳看免費劇。

即便貌似待在同一同溫層,我不信在大數據時代,裡面子民有一模一樣的數據表現和意念流(idea flow)。數位科學家早指出,跟同儕的「社會性學習」自古一直存在,數位工具只是發揮加速(或偶爾抑制)彼此互動的作用。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聯合創辦人之一艾力克斯‧潘特蘭(Alex Pentland),在《數位麵包屑裡的各種好主意:社會物理學──剖析意念傳播方式的新科學》書中說:「當我們看到其他人奉行和自己相似的策略時,我們的信心往往會增強,很可能因此加碼押注相關策略。人的決定是個人資訊和社群資訊的結合,當個人資訊薄弱時,當事人往往會較仰賴社群資訊。」

你阻止不了「西瓜偎大邊」或「羊群效應」,只能確定自己想不想當領頭羊還是中流砥柱--但在「去中心化」時代,「中流砥柱」聽起來怎麼有點過時?

(原刊蘋果日報名采版陳樂融專欄